本篇文章1878字,读完约5分钟
“中华民国台湾”是一个拼凑而成的奇怪名称,意在推动“逐步台独”,阉割“中华民国”,使其进一步“台湾化”。任何熟悉民进党历史的人都知道,是民进党的《关于台湾前途的决议》首先将“中华民国”和“台湾”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的。1990年代末,民进党为了夺取政权,消除对“台独”概念的疑虑,于1999年提出“台湾前途”的决议,声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根据现行宪法称为中华民国,但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进党以这种隐秘的方式承认了“中华民国”。然而,民进党不承认“中华民国宪法”框架下的“中华民国”,而是试图将“台湾”与“中华民国”结合起来,使“台独”得以借壳上市。

2011年,代表民进党参选的蔡英文进一步将“台湾未来决议”的讨论简化为“台湾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台湾”。然而,这一声明在民进党内引起了许多反对声音。蔡英文失败后,他推动了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讨论,并于2014年提出了《2014年中国政策回顾总结》。这一“摘要”删除了“关于台湾前途的决议”中的“公认”一词,将其改为“台湾是一个主权和独立的国家,其名称为中华民国,不从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蔡英文就可以更有信心地将“台湾”等同于“中华民国”,党内没有人敢再质疑它。可以说,“台湾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台湾”是“关于台湾前途的决议”的最终表述。“中华民国的台湾”的论点更进一步,企图将上述“台湾独立”的论点“国有化”,并从时间和/12365年起将他们所谓的“这个国家”直接限制在台湾;だよ/,thus把海峡两岸属于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律联系分割开来。

近年来,民进党不遗余力地推动“逐步台独”,从与李登辉合作推动地区领导人直选、冻结“台湾省”和修改宪法,到结束“国统会”和“国统纲领”、修改教科书和在护照上加“台湾”等。民进党的目的是通过这些手段逐步“台湾化”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然而,无论如何“切香肠”,民进党已经失败了两次。一是“正名”,二是“制宪”。无论是“中华民国是台湾”还是“台湾是中华民国”,民进党都不敢直接修改“中华民国”一词。无论是推动修订《国家安全五法》还是制定《反渗透法》,民进党都不敢直接切断两岸法律联系。

这并不意味着民进党不想这么做。相反,它越做不到,就越想去做。2007年,民进党提出了“正常的国家决议”,并公然提出“正名”和“制宪”两个目标:第一,我们必须将“国家名称”命名为“台湾”,并以“台湾”的名义加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第二,要尽快制定“新宪法”,明确界定台湾的“国家”名称及其“领土”范围,彻底摆脱“中华民国”体制。

“正常的国家决议”提出已经十多年了,民进党从来没有机会实现它的既定目标。然而,自去年以来,民进党利用香港的“反修正主义”风暴和COVID-19肺炎疫情,“塑造”了台湾人民的“反华仇恨”,并以选举的方式攻击政治对手国民党。因此,它认为“证明”和“制定宪法”的机会已经到来。

今年1月1日,民进党领导人在“元旦讲话”中提出,大陆要面对所谓“中华民国台湾”。几天后,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台湾是一个主权和独立的国家,名为中华民国”的熟悉说法被改为“我们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称自己为‘中华民国台湾’。”新的声明清楚地表明,它开始推行“正名”,并试图将“国名”从“中华民国”改为“中华民国台湾”。4月1日,她说“中华民国的台湾”是“台湾人民现在最大的共识”。5月20日,她再次鼓吹“中华民国的台湾”是“一个走过波涛汹涌的大海的国家”。

这一演变清楚地表明,所谓的“中华民国台湾”不仅是两岸对抗形势下“台独”的新变种,也是“台独”分子从“台湾前途决议”走向“正常国家决议”并竭力宣扬“正确名称”的政治冒险。这就是“中华民国台湾”的危险。
当泥沙上升时,就会有邪恶的波浪。在民进党当局领导人抛出“中华民国台湾”这个新名词后,“台独”巨头Ku·库安民发起了“制宪公投”,并扬言要将“制宪”运动推向全国。后来,一些民进党代表试图推动修改《海峡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删除“国家统一”一词。虽然他们是在各方的逼迫下自愿撤诉的,但后续是否还会出现类似的花招也不能掉以轻心。对于各种“台独”势力在“台独”道路上的疯狂角逐,大陆方面会有所准备和警惕。

“天堂是可以原谅的,但一个人不能因为犯了罪而活着”。在此,我们需要提醒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分子不要误判形势,不要试探大陆的底线,不要低估14亿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意愿。我们希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得到保障,但我们绝不会因此吞下“台独”的苦果。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中华民国台湾”意在“台独正名”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01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