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2字,读完约3分钟
数据地图:周日,在香港,一对戴着面具的夫妇坐在公园里休息。
香港作家协会主席潘耀明家里挂着一副字和一幅画。金庸先生18年前曾写道:“千般风来强身,东、西、北、南通耳风”;这幅画是张定先生画的。在寒冷的冬天,一棵枯树从地上拔了起来,它的树枝像戟一样挺立在upright/きだ124240/,like的剑下,但它死时没有僵硬。潘耀明以书画将香港与疫症的传播联系在一起,悲叹面对困难、守望相助的狮子山精神仍然是社会所需要的支持。

十七年前,非典疫情袭击香港,导致1755例确诊病例和299例死亡。“当时,病毒被突然发现了。在此之前,香港并没有防疫的相关经验。”潘耀明和许多香港人都经历了那段困难时期。和平过渡被前线医疗和病毒斗争所交换。“那时,医疗环境比现在艰难得多。面对病毒的突然传播,医务人员毫无准备,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与病毒作斗争,无私无畏地保护着市民的生命。太棒了。”潘瑶明说,这是香港百年来所信奉的迎难而上、互相帮助的精神。它深深融入了构成城市繁荣和稳定的元素,是不可或缺的。

随着社会动荡在2019年持续了半年多,新年即将到来,COVID-19的肺炎疫情一个接一个地到来。香港立即陷入恐慌,超市和药店的消毒和清洁产品被空.卷走人们排了一整夜的队去买口罩,并且因为网上的谣言抢购卫生纸。
潘耀明明白,这种未知的新病毒的病理状态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恐慌,但时代已经好转,而香港有抗击非典的经验,因此应该更有把握应对疫情。潘耀明认为,先进的医学是防疫的重要保证之一,另一个是精神支持。在有足够的防疫措施的前提下,要冷静处理,“不要在精神层面上与病毒妥协”。在他看来,狮子山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守望相助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也具有相应的实用价值。

事实上,自2月3日以来,香港一个医疗工会发起了一场为期5天的前线医护人员罢工,引起了社会争议。"这与面对困难的精神有点背道而驰."潘耀明坦言,面对特大疫情的特殊时期,香港需要一线医疗服务。"拯救生命的精神是医疗保健的天职."。

与此同时,疫情的源头出现在湖北省武汉市,这再次激起了一些人对大陆的极度反感,甚至在互联网上出现了歧视性言论,一些餐馆贴出了拒绝招待大陆人的告示。潘耀明谴责这种仇恨是“可悲和可恨的”,“当内地发生水灾和地震时,香港人总是踊跃捐款”。

这次也不例外。最近,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以下简称“联络办”)宣布,截至2月10日,香港各界人士通过联络办等渠道向内地捐赠了10亿多元人民币的资金和物资,其中包括防疫物资和口罩、护目镜、防护服、酒精消毒剂等医疗设备。

“这不仅是百年来香港人骨髓里的守望相助精神,也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感觉。”潘瑶说得很清楚。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疫情下的香港精神:迎难而上 守望相助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03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