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21字,读完约5分钟

华人占新加坡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但近几十年来的许多教育改革导致新加坡基础教育教科书中各个阶段的华人比例下降,这也对学生培养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了不利影响。然而,根据笔者在新加坡的教学经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在新加坡仍然大有可为。

新加坡古典诗词教学浅议


学生基础薄弱,但愿意学习


近年来,由于中文在新加坡各类学校已成为单一科目,而且中文只用于中文、公民道德或中国文学课,学生在学校使用中文的时间急剧减少,中文教科书的难度也逐年下降。就中学最难的中国文学学科而言,20世纪的文学教科书可以延续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并从中选取历代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自21世纪以来的两次课程标准改革大幅减少了古典文学作品的数量,尤其是诗歌。高中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基本上局限于李白、杜甫等少数诗人的几部代表作品。如此贫乏的古典诗歌储备必将给大学古典文学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目前,虽然新加坡许多大学的中文系都开设了古典文学课程,但开设古典诗歌创作选修课难度较大,而且大多采用在古典文学课程中增加诗歌创作的做法。

新加坡古典诗词教学浅议


事实上,新加坡的高等院校有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悠久传统。例如,新加坡南洋大学中文系曾开设旧体诗写作课程,并于1957年成立新生诗社,并于20世纪60年代初出版了三部师生作品集。2010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开始开设两年一次的“诗歌选修课”。课程开始后,学生们反应热烈。经过努力学习,每个班的“诗歌选修课”学生都能逐渐写出像样的作品。他的最佳作品曾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如《南方黄金集》和《南方黄金二集》。这一举措积极促进了大学校园中古诗词的学习和写作。2015年,总部设在新加坡的全球华人诗歌协会创办了半年一期的杂志《新洲雅苑》,只出版古典诗歌作品,并设有专门专栏吸引年轻学生的诗歌作品。

新加坡古典诗词教学浅议


自2010年开始,作者在南洋理工大学国民教育学院中文系工作。通过教学,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虽然当地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知识积累非常薄弱,但他们仍然非常热爱古典诗词。通过改变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诗歌阅读量,可以获得直观的音韵感受,领略古典诗歌的内在气质,从而提高欣赏水平。学生不仅提高了诗歌欣赏水平,还获得了一定的创造能力。在作者和编辑润色和修改后,20名学生的21部作品在当地报纸和杂志上发表。

新加坡古典诗词教学浅议


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


指导学生在国外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和创作自然与在中国有很大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以新加坡为例,邻近赤道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一年四季如夏的热带风光,使得当地学生很难直接理解唐诗宋词中的一些意象,只能依靠短暂的旅游经历或影视图片作为辅助。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古典诗歌意象或意境的理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当我解释李清照《一枝梅,红藕,玉秋》中的“月圆时,西楼满”这句话时,我发现很多本地学生从来没有见过雁,他们不知道它和“燕子”的区别。在被详细告知秋艳的飞行模式后,学生们恍然大悟。然而,这种问题在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中很少遇到。此外,诗歌和典故的解释和应用也是一个难点。学习宋词,尤其是南宋词时,很多学生觉得很难理解。在对典故的研究中,学生的反馈是,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单词是典故。即使他们在阅读时不知道自己的意思,他们也知道查字典消除了单词障碍,那些隐含的或变异的典故是他们理解困难的最大障碍。

新加坡古典诗词教学浅议


事实上,以上两个困难都与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有关,很难在短时间内克服。为了相对高效地解决相关问题,我们经常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让学生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如果不承认诗歌的美和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就很难谈美的创造。因此,在文学史的进程中,笔者系统梳理了19世纪末以来中国诗歌的发展,并向学生介绍了具有杰出才华的地方旧体诗人的代表作品。听完之后,学生们深受感动,他们与中国古典诗歌的距离也从心底里缩小了。

新加坡古典诗词教学浅议


其次,在欣赏的基础上教授或创作古典诗歌。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笔者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并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贯穿格律和音韵教学。因为只有让学生发现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美,他们才能创作出具有古典美的诗歌作品。

新加坡古典诗词教学浅议


第三,教师应该关注突出的问题。新加坡的每所大学每学期只有十二到三周的时间,学生需要在期中阅读周开始准备期末报告或作业。以这样的速度创作古典诗歌是不可能的。因此,作者把古典诗歌的鉴赏放在前面一段时间,并在最后一两周集中帮助学生进行诗歌练习。经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的情绪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起初,学生们怀疑他们是否能在学期结束前完成诗歌创作。在学期中,一些学生在课堂上问我题词的规则,大部分的作业咨询集中在最后一两周。他们拿着精心设计的初稿,不厌其烦地询问修改的细节。据估计,每个学生的作业都被老师批改了两三遍。经过多轮润色和复习,学生们对作业越来越满意。诗歌创作中获得的成就感也使他们对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和开展相关的创作活动更感兴趣。

新加坡古典诗词教学浅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要教学正确,即使是对古典文学要求很高的诗歌创作也能在新加坡开辟新天地。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新加坡古典诗词教学浅议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