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2字,读完约2分钟
在全国直播的喧嚣时代,各种直播平台带来的商品已经成为一个混杂的地方,虚假宣传、错误商品、售后维权无门等混乱现象时有发生。
“三不”变成了一个红色的爆炸网
最近,杨先生看了一个直播平台,买了一条鹅绒被后,主持人带着数百万粉丝送来了商品。根据该锚,鹅绒被填充有100%鹅绒,并且织物是棉防羽布。但杨先生收到货后,发现面料是化纤布料,被子里塞满了垃圾棉。
发生在杨先生身上的不是一个案例。一些消费者反映,通过直播购买的一些产品不仅质量差,而且“三不”产品没有任何保证。
不仅是小平台、小主播,还有很多知名的电子商务主播,如李佳琪、魏亚、罗永好等,在直播过程中频频出错。一些网民透露,他们带来的许多产品或企业受到了行政处罚。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电子商务直播超过400万次,实体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9%。中国消费者协会最近发布的在线调查报告显示,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网上购物中遇到了消费问题。
行业分析师指出,如果现场直播有质量问题,我该怎么办?锚和平台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主持人如何避免夸大和虚假宣传?.....这需要进一步澄清法律。
商务部、市场监管等部门已经回复
商品直播引发的混乱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商务部:
商务部发言人高锋曾表示,任何商业模式的运作都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将继续与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发展,切实维护电子商务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市场监管总局:
3月1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2020年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部际联席会议工作要点》,其中提到了重点平台和重点媒体、加强监管和监督、加强网上电商视听直播节目管理等内容。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东伟也强调,今后要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管。有必要利用网络管理网络将实时电子商务纳入网络监管平台进行监管,包括电子证据收集、证书存储和交易监控。所有这些行为都应该受到科技手段的监督。
中国消费者协会: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38条等规定,在现场交付出现问题后,电子商务平台本身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电子商务运营商由平台选择,规则由平台制定。作为受益者的平台,他们应该负责任。
来源:中国品牌杂志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直播带货品质堪忧 看看监管部门怎么说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