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6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网站17日发表文章,对德国舆论的“政治化”和“污名化”表示立场。
这篇文章指出,病毒是没有国界的,事实是在困难时期才能看到的。今年以来,中德围绕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开展了密切交流。两国领导人经常交谈,相互给予了宝贵的支持;中国和德国的各行各业和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互相关注;两国医学专家加强沟通,共同克服困难,谱写了两国合作的新篇章。

“与此同时,我们非常遗憾地看到,一些德国媒体对中国的防疫工作出现了‘政治化’和‘污名化’的声音,谎称中国正在推动德国政界对中国的积极防疫态度进行‘政治宣传’,并谎称中国通过分享防疫经验、帮助其他国家、呼吁世界各国携手防疫等方式进行形象宣传。”文章说:“我们想问这些媒体记者,在中国的疫情发生时,德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中国的抗疫工作,联邦政府向中国提供医疗援助,两国专家交流视频,德国专家随世卫组织专家组访华。他们是否也参与了地缘政治企图和政治宣传?就我们而言,中国强有力的防疫措施和巨大的牺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支持,这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不需要刻意寻求任何其他的赞美。”

文章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懂得感恩和回报的民族。当中国疫情严重时,德国政府和人民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目前,德国正面临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和人民有同感,坚决支持德国抗击疫情。3月25日,习近平主席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了电话,并向抗击疫情的德国政府和人民表达了哀悼。4月3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外长马斯通电话,强调中国虽然仍需集中力量防止疫情反弹,但愿意根据德国的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国政府捐赠的医疗物资已运往德国。”

文章称,此外,许多中资企业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向德国捐款,在德国的华侨冒着感染的风险向德国重灾区运送医疗用品,一些医学生也渴望走在德国抗疫的第一线。“我们所做的是尽最大努力去感恩和拯救生命。这时,如果中国不积极开展国际援助与合作,那些指责中国别有用心的人就会跳出来批评中国的自私和道德。”

文章指出,目前,COVID-19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巨大挑战。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团结与合作,抗击这一流行病。那些“丑化”和“政治化”中国防疫工作的言行,只会加深成见,煽动仇恨,破坏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气氛,降低我们共同抗击疫情的战斗力。

几天前,一些国家报告说,从中国购买的医用材料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一些媒体以此为由大肆宣传所谓的中国产品质量问题。事实上,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防疫物资的质量和国际防疫合作。中国大使馆在第一时间充分理解和核实了争议问题,问题得到了及时反馈和解决。有关国家的政府也澄清了对中国医用材料的诋毁。“为此,我们最近出台了更严格的监管措施,以严格控制防疫材料的质量。”文章说。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商业购买并不是政府的援助,交易双方都应该切实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在中国严格控制出口质量的同时,有关国家也应在进口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并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范围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文章指出,对于采购过程中的个别问题,双方企业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沟通,按照商业化原则协商解决。

这篇文章强调中国真诚地帮助别人。目前,许多企业加班加点,继续夜以继日地生产,以便向其他国家提供更多的医疗防护材料,并为支持全球疫情防控做出贡献。“这种努力值得尊重,而不是诽谤。诽谤中国是不负责任的,也不利于国际防疫合作。让我们保持清醒,分清是非,对那些试图煽动反华情绪、将抗疫问题“政治化”和“污名化”的言行说不。我相信,经过这次疫情的考验,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将进一步巩固,中德务实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网站截图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德舆论现“污名化”中国抗疫声音 驻德使馆回应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16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