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39字,读完约10分钟

目前,武汉市的肺炎形势依然严峻,全国各地都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乳制品、蔬菜和肉制品只是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如何保证市民在疫情期间不间断的营养供应,已经成为各保险和供应企业的工作重点。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百年乳品企业,光明乳业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积极参与抗击疫情和确保食品供应。光明乳业随机命令送奶员放弃休息,坚守在第一线,尽力保证市民的营养供应。此外,自2020年2月11日以来,光明乳业已订购了一项正式而全面的在线蔬菜和肉类配送服务,向市民提供新鲜蔬菜和肉类,升级了送货上门的牛奶服务,并满足了市民“家”的需求。近日,上官记者采访了这位随意点菜的送奶员,并记录了这位送奶员东张西望重返工作岗位的故事。

光明复工故事:多打的两份工停了,一个送奶女工说她要“转型”

我重返工作的故事

已经工作了三年半的送奶人认为他对这个行业很熟悉,但是回到工作岗位后,他会有新的发现——送奶人会开始送食物和肉!

我叫邵会,来自安徽省阜阳市,我是上海市北郊二区大华奶站的送奶员。2月10日,经过14天的家庭隔离,我被告知要“转变”。

“转变”有两个主要结果。

首先,我过去的工作规则已经改变了。

过去,我每天早上2: 30起床,骑自行车到湖泰路的奶站报到,确保每天早上7: 00前,有200多份鲜奶送到4个社区的150多个家庭。

大约7: 30,周转箱和回收瓶被送回牛奶站,一天的工作结束了。

现在,上班时间应该延长两到三个小时,因为在送完鲜奶后,我会把猪肉、绿叶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放进箱子里,然后至少跑到社区一次。

在一些社区,刺刀特别窄,进出口箱的大小有限。如果用小盒子代替大盒子,当所有顾客同时对菜肴和肉不满意时,有必要多次往返于社区和奶站。

2月18日上午,邵会有两个顾客想把猪肉送到门口。那天早上送完鲜奶后,她回到奶站把猪肉包从冰箱里拿出来,放在消毒后的箱子里。

更直接地说,过去是每天21,000步,但现在估计小数点前的数字应该改为3,每天至少30,000步。

为什么?我丈夫家里有很多高层客户没有电梯,所以只需要送货上门,这占了我总送货量的60%左右。

现在有很多品种要送,也有很多次要跑,所以在我的朋友圈里“竞走”的成绩自然会突飞猛进。

其次,我的收入变了。

我有两个儿子,最大的13岁,最小的8岁,他们都在安徽老家学习。送牛奶的工作非常紧张。

过去,早上送完鲜奶后,我会去江昌西路的商业大厦当两个小时的清洁小时工,然后去江昌路的一家餐馆当两个小时的午餐服务员。

当我在上海与世隔绝的时候,我一直在问这两个单位什么时候恢复工作,但是没有明确的答案。老板说他这个月应该不能恢复工作了。

因此,这种“转变”给了我一个增加收入的宝贵机会。

目前,食品和肉类是送货的,送货费是根据账单结算的。我不在乎我的在职时间比以前多长。我只希望公司的转型能够成功,这样我就可以收到更多的送货订单,让我的家人生活得更好。

今天我去上班的时候,有好消息。根据该公司的最新数据,自2月9日免费订购平台上线提供食品和肉类服务以来,迄今已收到3000多份订单,增长速度很快。

我们的员工最初建议打印一些传单,并在送牛奶时向顾客推荐。现在看来,可能没有必要把它们打印出来。

此外,春节期间鲜奶配送量的下降也在近日“升温”。例如,在我们的牛奶站,2月1日,每个人平均每天送不到200份鲜奶,最近几天已经稳定在210份以上。

正如领导所说,整个公司的数据已经恢复到每天60万份。尽管与前几年3月和4月每天900,000份的高峰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每个人都看到了希望。

光明免费预订了上海北郊第二大化集团牛奶配送站。有15个送奶员,其中4个回家过春节,只有一个还没有回到上海。在车站悬挂的销售报告上,订单显示出明显的“升温”迹象。

谈到变化对我自己的影响,事实上,我对变化本身相当好奇。这样一个非常传统的牛奶配送业务在发生变化时会如何变化?

前天,当我在河南为还没有回上海的同事代班时,我在心里确认了这个答案。

有一个顾客住在新湖路。我收到的送货任务是一个大礼包,里面有一盒酸奶、一盒蔬菜和一包猪肉。

发订单的同事告诉我,这个家庭的男主人是上海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成员,光明负责照顾好他在上海的家人——定期免费送货上门。目前,上海有1000多个这样的家庭。

在分发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感激,同时,我也真正感受到了这项服务的必要性和不足。

每个人都有意识地在家里“隔离”并减少外出,所以基本生活所需的分配是必需的。当我和丈夫被孤立在家里时,我们不能没有送餐平台。

邵会把货物送到她家门口。她通常负责配送的四个社区都为她办理了通行证,这使得她能够方便地将货物交付给高层居民。

和我一样,送牛奶的人听说光明在上海有3000多名顾客。许多单位都“嫉妒”如此丰富的分销团队。只送牛奶真可惜。为什么不抓住机会呢?这对企业和员工都有好处。

目前,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不容易,决心转型、寻求更好发展的组织也不多。我感到非常幸运。我相信如果我们继续和公司热络,未来会更好。

简介:目前,武汉市肺炎疫情依然严峻,全国各地都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乳制品、蔬菜和肉制品是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如何保证市民在疫情期间的营养供应

目前,武汉市的肺炎形势依然严峻,全国各地都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乳制品、蔬菜和肉制品只是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如何保证市民在疫情期间不间断的营养供应,已经成为各保险和供应企业的工作重点。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百年乳品企业,光明乳业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积极参与抗击疫情和确保食品供应。光明乳业随机命令送奶员放弃休息,坚守在第一线,尽力保证市民的营养供应。此外,自2020年2月11日以来,光明乳业已订购了一项正式而全面的在线蔬菜和肉类配送服务,向市民提供新鲜蔬菜和肉类,升级了送货上门的牛奶服务,并满足了市民“家”的需求。近日,上官记者采访了这位随意点菜的送奶员,并记录了这位送奶员东张西望重返工作岗位的故事。

光明复工故事:多打的两份工停了,一个送奶女工说她要“转型”

我重返工作的故事

已经工作了三年半的送奶人认为他对这个行业很熟悉,但是回到工作岗位后,他会有新的发现——送奶人会开始送食物和肉!

我叫邵会,来自安徽省阜阳市,我是上海市北郊二区大华奶站的送奶员。2月10日,经过14天的家庭隔离,我被告知要“转变”。

“转变”有两个主要结果。

首先,我过去的工作规则已经改变了。

过去,我每天早上2: 30起床,骑自行车到湖泰路的奶站报到,确保每天早上7: 00前,有200多份鲜奶送到4个社区的150多个家庭。

大约7: 30,周转箱和回收瓶被送回牛奶站,一天的工作结束了。

现在,上班时间应该延长两到三个小时,因为在送完鲜奶后,我会把猪肉、绿叶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放进箱子里,然后至少跑到社区一次。

在一些社区,刺刀特别窄,进出口箱的大小有限。如果用小盒子代替大盒子,当所有顾客同时对菜肴和肉不满意时,有必要多次往返于社区和奶站。

2月18日上午,邵会有两个顾客想把猪肉送到门口。那天早上送完鲜奶后,她回到奶站把猪肉包从冰箱里拿出来,放在消毒后的箱子里。

更直接地说,过去是每天21,000步,但现在估计小数点前的数字应该改为3,每天至少30,000步。

为什么?我丈夫家里有很多高层客户没有电梯,所以只需要送货上门,这占了我总送货量的60%左右。

现在有很多品种要送,也有很多次要跑,所以在我的朋友圈里“竞走”的成绩自然会突飞猛进。

其次,我的收入变了。

我有两个儿子,最大的13岁,最小的8岁,他们都在安徽老家读书。送牛奶的工作非常紧张。

过去,早上送完鲜奶后,我会去江昌西路的商业大厦当两个小时的清洁小时工,然后去江昌路的一家餐馆当两个小时的午餐服务员。

当我在上海与世隔绝的时候,我一直在问这两个单位什么时候恢复工作,但是没有明确的答案。老板说他这个月应该不能恢复工作了。

因此,这种“转变”给了我一个增加收入的宝贵机会。

目前,食品和肉类是送货的,送货费是根据账单结算的。我不在乎我的在职时间比以前多长。我只希望公司的转型能够成功,这样我就可以收到更多的送货订单,让我的家人生活得更好。

今天我去上班的时候,有好消息。根据该公司的最新数据,自2月9日免费订购平台上线提供食品和肉类服务以来,迄今已收到3000多份订单,增长速度很快。

我们的员工最初建议打印一些传单,并在送牛奶时向顾客推荐。现在看来,可能没有必要把它们打印出来。

此外,春节期间鲜奶配送量的下降也在近日“升温”。例如,在我们的牛奶站,2月1日,每个人平均每天送不到200份鲜奶,最近几天已经稳定在210份以上。

正如领导所说,整个公司的数据已经恢复到每天60万份。尽管与前几年3月和4月每天900,000份的高峰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每个人都看到了希望。

光明免费预订了上海北郊第二大化集团牛奶配送站。有15个送奶员,其中4个回家过春节,只有一个还没有回到上海。在车站悬挂的销售报告上,订单显示出明显的“升温”迹象。

谈到变化对我自己的影响,事实上,我对变化本身相当好奇。这样一个非常传统的牛奶配送业务在发生变化时会如何变化?

前天,当我在河南为还没有回上海的同事代班时,我在心里确认了这个答案。

有一个顾客住在新湖路。我收到的送货任务是一个大礼包,里面有一盒酸奶、一盒蔬菜和一包猪肉。

发订单的同事告诉我,这个家庭的男主人是上海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成员,光明负责照顾好他在上海的家人——定期免费送货上门。目前,上海有1000多个这样的家庭。

在分发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感激,同时,我也真正感受到了这项服务的必要性和不足。

每个人都有意识地在家里“隔离”并减少外出,所以基本生活所需的分配是必需的。当我和丈夫被孤立在家里时,我们不能没有送餐平台。

邵会把货物送到她家门口。她通常负责配送的四个社区都为她办理了通行证,这使得她能够方便地将货物交付给高层居民。

和我一样,送牛奶的人听说光明在上海有3000多名顾客。许多单位都“嫉妒”如此丰富的分销团队。只送牛奶真可惜。为什么不抓住机会呢?这对企业和员工都有好处。

目前,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不容易,决心转型、寻求更好发展的组织也不多。我感到非常幸运。我相信如果我们继续和公司热络,未来会更好。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光明复工故事:多打的两份工停了,一个送奶女工说她要“转型”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