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548字,读完约16分钟

常州市城市管理“三个转变”的实践与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也为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时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的城市应该有一流的治理,注重科学、精致和智慧的努力。近年来,常州城市管理工作以“科学、精细、智慧”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塑造“工业之星、旅游之星、管理之星”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抓住“数字城市管理”向“智慧城市管理”转变的关键机遇,不断研究适应新时期社会治理要求的体制机制,大胆探索新思想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推进城市管理“三个转变”。

城市管理经验

着力构建“大城市管理”的科学治理体系

一是为全面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常州市积极探索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和“重心转移、属地管理、以区为主”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常州市逐步下放了行政管理、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等多项行政事务,明确了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委会)的城市管理职责,并给予资金和人员支持,从根本上解决了市级职能部门与区之间职责不清、长期存在的“有利有弊”等问题;另一方面,日常清洁、道路市容、河道管理、环境保护、城市交通等13项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工作被纳入高层次监管范围,承担各种任务的22个市政处置部门被纳入联动指挥系统,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尾”的“大城市管理”体系。

城市管理经验

二是为了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常州市进一步加强了绩效评价结果的综合应用,启动了城市长期综合管理评价。常州市已经形成了一套领导关注、部门关注、市长评议、市委督办、市长督办、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媒体曝光、末位淘汰制等多种方式的有效绩效评估机制。同时,所辖市、区、街道(乡镇)也构建了存款、末位责任制等具有现场特色的相应监督评价机制。结合网格化管理的实施和运行,将评价责任和工作压力传递给一线员工,实现城市长期综合管理的实施责任和传递压力。

城市管理经验

第三,为了有效提升行政效率,常州探索并建立了全球治理模式。它整合了行政许可、日常监管、行政执法、绩效评估、信用评估等各项行政工作,开放了各项业务的数据关联,实现了城市管理事务全过程的闭环管理。2018年,全球治理模式在建筑废物运输和处置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以行政许可信息为监督来源,以日常监督和行政执法中发现的问题为绩效评估依据,以信用评估结果为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的重要参考,从多角度规范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的经营行为,综合治理启封运输、盗窃和倾倒等违法行为。目前,全球治理模式已逐步应用于园林绿化、户外广告、卫生和清洁。

城市管理经验

第四,为形成充分参与的良好氛围,常州注重拓宽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渠道。开通了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公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举报、投诉和建议,并将公共服务评价作为城市长期综合管理评价的重要指标。此外,常州市每年都组织热心市民开展由NPC代表、CPPCC会员和城管志愿者参加的“发现城管差异”活动和城管公众满意度测评活动,组织“12319走进社区”宣传服务活动和“带垃圾出行”体验活动,以多种形式宣传城管法规,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管的共管氛围。

城市管理经验

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注重精细化管理标准的建立。一方面,常州的城市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国家标准和人民生活。在遵循数字城管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家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纳入了与市民食、穿、住、行相关的蔬菜市场管理、居住小区管理和城市交通管理的内容,受理和评估了日常保洁、道路市容、居住小区、城市绿化、城乡结合部、场地管理和生态绿道等13大类310个城市管理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积极探索和研究城市管理行业管理标准,制定并发布了《常州市长期综合管理指挥手册》,明确了各问题的管理要求、考核依据、处置规范、整改时限、责任部门、扣分、考核计划等内容,实现了从管理标准到考核联动的精细化运作。常州作为试点城市,参与了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城市户外广告设施监管信息系统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编制。

城市管理经验

第二,注意建立精细化的数据集群。突出数据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探索建立全面的城市管理数据库。常州市专门制定了《常州市基础数据管理标准》,从数据源、数据维护、数据更新等方面实现了基础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统一了城市管理行政许可、日常监管、行政执法、绩效评估、信用评估等各类数据的数据类别、规范和维护机制,并通过与市大数据局共享信息和更新数据提高了数据的新鲜度。

城市管理经验

第三,注重详细的评估和评价。绩效评估是常州市城市管理高效运行的生命线。多年来,常州持续探索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评价,以实现城市经营管理的科学管理和决策。首先,建立了市级综合评价、区级综合评价、专业部门评价和公共服务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既要发挥市级高水平监督的指挥棒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区级和街道级开展综合检查和个性化评价,同时与园林绿化、物业管理、环卫和保洁等主管部门共同开展专业评价,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其次,注重引导公民参与城市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评价反馈,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最后,依托城市综合管理数据库和“数字城市管理”平台,为常州市文明城市评价和河道长度专项评价系统提供有力支持。

城市管理经验

持续创新和智能管理应用

常州市在不断探索完善体制机制的同时,注重将科技手段运用到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在“智慧城市管理”建设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智能化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首先是加强对城市状态的智能感知。重点建设“城市管理云脑”,并将其作为常州城市管理的中心系统。通过个人终端、车载网络、视频识别、无人机、物联网感知等设备,综合收集城市视频监控、公共秩序、环境监测、人流信息等城市运行数据,构建城市管理的物联网感知系统。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数据清理和智能分析,实时掌握城市市容环卫、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的城市标志,及时发现重大问题和反复出现的问题。

城市管理经验

二是重视核心业务的智能监管。常州市整合了所辖公安、建设、城管、交通、市区等部门的监管业务,构建了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监管指挥系统,形成了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两点一线”的闭环管理流程。通过在渣土车上安装密封监控装置、提桶监控装置和行驶状态监控装置,对启封运输、非法倾倒、超速、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七种违章行为具有在线检测、智能报警和自动指挥的能力,实现了对该领域的全程和区域智能化管理。此外,还建立了户外广告设施的检查和监督制度。利用IOT传感技术,具有现场识别牌照信息、自动换档和倾斜报警等功能。可以实时将广告移位和倾斜的报警信息推送至广告产权单位,有效消除安全隐患,提高非法广告的检查和筛选效率。

城市管理经验

三是探索智能决策在城市管理中的实现。在收集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城市管理的各种场景,并将分析结果与城市建设、管理和维护相结合,为城市管理提供智能辅助决策参考。目前,常州市城管局正在将12319热线投诉数据应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通过总结分析流动摊贩、共用自行车等问题的发生区域和时间段,为管理单位合理设置早餐车等便利设施,执法单位合理安排巡逻管理人员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启动了“城市管理微课”智能培训系统的研发。通过对各城市管理者胜任力的分析,发现并发现每个员工在业务知识和工作实践上的不足,并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培训,将以往的“千人培训”提升为“千人智能培训”。

城市管理经验

自2018年以来,为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常州市启动了“政府、行业、科研”合作项目,依托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所等创新联盟,与中国城市治理创新联盟和江苏电信共同建立了中国城市治理创新联盟常州实践基地。科研资源和理论成果为常州市提供了最先进的城市管理学术支持和技术支持,以加速实现常州市感知、分析、服务、指挥和监督的“五位一体”

城市管理经验

常州市城市管理“三个转变”建设的实践与经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也提出了城市管理的新发展

常州市城市管理“三个转变”的实践与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也为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时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的城市应该有一流的治理,注重科学、精致和智慧的努力。近年来,常州城市管理工作以“科学、精细、智慧”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塑造“工业之星、旅游之星、管理之星”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抓住“数字城市管理”向“智慧城市管理”转变的关键机遇,不断研究适应新时期社会治理要求的体制机制,大胆探索新思想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推进城市管理“三个转变”。

城市管理经验

着力构建“大城市管理”的科学治理体系

一是为全面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常州市积极探索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和“重心转移、属地管理、以区为主”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常州市逐步下放了行政管理、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等多项行政事务,明确了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委会)的城市管理职责,并给予资金和人员支持,从根本上解决了市级职能部门与区之间职责不清、长期存在的“有利有弊”等问题;另一方面,日常清洁、道路市容、河道管理、环境保护、城市交通等13项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工作被纳入高层次监管范围,承担各种任务的22个市政处置部门被纳入联动指挥系统,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尾”的“大城市管理”体系。

城市管理经验

二是为了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常州市进一步加强了绩效评价结果的综合应用,启动了城市长期综合管理评价。常州市已经形成了一套领导关注、部门关注、市长评议、市委督办、市长督办、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媒体曝光、末位淘汰制等多种方式的有效绩效评估机制。同时,所辖市、区、街道(乡镇)也构建了存款、末位责任制等具有现场特色的相应监督评价机制。结合网格化管理的实施和运行,将评价责任和工作压力传递给一线员工,实现城市长期综合管理的实施责任和传递压力。

城市管理经验

第三,为了有效提升行政效率,常州探索并建立了全球治理模式。它整合了行政许可、日常监管、行政执法、绩效评估、信用评估等各项行政工作,开放了各项业务的数据关联,实现了城市管理事务全过程的闭环管理。2018年,全球治理模式在建筑废物运输和处置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以行政许可信息为监督来源,以日常监督和行政执法中发现的问题为绩效评估依据,以信用评估结果为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的重要参考,从多角度规范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的经营行为,综合治理启封运输、盗窃和倾倒等违法行为。目前,全球治理模式已逐步应用于园林绿化、户外广告、卫生和清洁。

城市管理经验

第四,为形成充分参与的良好氛围,常州注重拓宽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渠道。开通了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公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举报、投诉和建议,并将公共服务评价作为城市长期综合管理评价的重要指标。此外,常州市每年都组织热心市民开展由NPC代表、CPPCC会员和城管志愿者参加的“发现城管差异”活动和城管公众满意度测评活动,组织“12319走进社区”宣传服务活动和“带垃圾出行”体验活动,以多种形式宣传城管法规,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管的共管氛围。

城市管理经验

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注重精细化管理标准的建立。一方面,常州的城市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国家标准和人民生活。在遵循数字城管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家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纳入了与市民食、穿、住、行相关的蔬菜市场管理、居住小区管理和城市交通管理的内容,受理和评估了日常保洁、道路市容、居住小区、城市绿化、城乡结合部、场地管理和生态绿道等13大类310个城市管理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积极探索和研究城市管理行业管理标准,制定并发布了《常州市长期综合管理指挥手册》,明确了各问题的管理要求、考核依据、处置规范、整改时限、责任部门、扣分、考核计划等内容,实现了从管理标准到考核联动的精细化运作。常州作为试点城市,参与了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城市户外广告设施监管信息系统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编制。

城市管理经验

第二,注意建立精细化的数据集群。突出数据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探索建立全面的城市管理数据库。常州市专门制定了《常州市基础数据管理标准》,从数据源、数据维护、数据更新等方面实现了基础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统一了城市管理行政许可、日常监管、行政执法、绩效评估、信用评估等各类数据的数据类别、规范和维护机制,并通过与市大数据局共享信息和更新数据提高了数据的新鲜度。

城市管理经验

第三,注重详细的评估和评价。绩效评估是常州市城市管理高效运行的生命线。多年来,常州持续探索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评价,以实现城市经营管理的科学管理和决策。首先,建立了市级综合评价、区级综合评价、专业部门评价和公共服务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既要发挥市级高水平监督的指挥棒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区级和街道级开展综合检查和个性化评价,同时与园林绿化、物业管理、环卫和保洁等主管部门共同开展专业评价,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其次,注重引导公民参与城市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评价反馈,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最后,依托城市综合管理数据库和“数字城市管理”平台,为常州市文明城市评价和河道长度专项评价系统提供有力支持。

城市管理经验

持续创新和智能管理应用

常州市在不断探索完善体制机制的同时,注重将科技手段运用到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并在“智慧城市管理”建设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智能化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首先是加强对城市状态的智能感知。重点建设“城市管理云脑”,并将其作为常州城市管理的中心系统。通过个人终端、车载网络、视频识别、无人机、物联网感知等设备,综合收集城市视频监控、公共秩序、环境监测、人流信息等城市运行数据,构建城市管理的物联网感知系统。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数据清理和智能分析,实时掌握城市市容环卫、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的城市标志,及时发现重大问题和反复出现的问题。

城市管理经验

二是重视核心业务的智能监管。常州市整合了所辖公安、建设、城管、交通、市区等部门的监管业务,构建了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监管指挥系统,形成了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两点一线”的闭环管理流程。通过在渣土车上安装密封监控装置、提桶监控装置和行驶状态监控装置,对启封运输、非法倾倒、超速、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七种违章行为具有在线检测、智能报警和自动指挥的能力,实现了对该领域全时间、全区域的智能管理。此外,还建立了户外广告设施的检查和监督制度。利用IOT传感技术,具有现场识别牌照信息、自动换档和倾斜报警等功能。可以实时将广告移位和倾斜的报警信息推送至广告产权单位,有效消除安全隐患,提高非法广告的检查和筛选效率。

城市管理经验

三是探索智能决策在城市管理中的实现。在收集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城市管理的各种场景,并将分析结果与城市建设、管理和维护相结合,为城市管理提供智能辅助决策参考。目前,常州市城管局正在将12319热线投诉数据应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通过总结分析流动摊贩、共用自行车等问题的发生区域和时间段,为管理单位合理设置早餐车等便利设施,执法单位合理安排巡逻管理人员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启动了“城市管理微课”智能培训系统的研发。通过对各城市管理者胜任力的分析,发现并发现每个员工在业务知识和工作实践上的不足,并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培训,将以往的“千人培训”提升为“千人智能培训”。

城市管理经验

自2018年以来,为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常州市启动了“政府、行业、科研”合作项目,依托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所等创新联盟,与中国城市治理创新联盟和江苏电信共同建立了中国城市治理创新联盟常州实践基地。科研资源和理论成果为常州市提供了最先进的城市管理学术支持和技术支持,以加速实现常州市感知、分析、服务、指挥和监督的“五位一体”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城市管理经验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