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1字,读完约2分钟
(记者赵燕)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山西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全省高校坚持德育建设的根本任务,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本科教育,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山西要求各高校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优势,明确学科专业发展规划。通过扣分、停止招聘等形式,有计划地淘汰人才培养质量无法保证、学生和就业质量差的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和学科专业“退一进一”的动态调整机制的形成。

2018年,山西省高校实施专业优化调整,232个“低质、错位、过剩”专业一次性退出,新增66个急需专业。到2023年,山西省高校将建设300个省级一级专业,其中不少于20%的专业将被评为国家一级专业,以支持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约50个特色专业(群),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山西要求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全体教授授课制,实现教学、课时和课程质量三个方面。
导语:(记者赵燕)记者从近日在山西省召开的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该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全省高校坚持以建设道德树为根本任务,基于此。
(记者赵燕)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山西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全省高校坚持德育建设的根本任务,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本科教育,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山西要求各高校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优势,明确学科专业发展规划。通过扣分、停止招聘等形式,有计划地淘汰人才培养质量无法保证、学生和就业质量差的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和学科专业“退一进一”的动态调整机制的形成。

2018年,山西省高校实施专业优化调整,232个“低质、错位、过剩”专业一次性退出,新增66个急需专业。到2023年,山西省高校将建设300个省级一级专业,其中不少于20%的专业将被评为国家一级专业,以支持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约50个特色专业(群),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山西要求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全体教授授课制,实现教学、课时和课程质量三个方面。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山西建有特色高水平本科教育 实施学科专业“撤一增一”动态调整机制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59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