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847字,读完约20分钟

在等待了30多年之后,亲戚们第一次来到梁瑞聪的墓前祭拜。梁英海

清明节前夕,一列火车在细雨中从北向南疾驰。从河北的唐山到广西的玉林,全程2000多公里,30多个小时,55岁的梁无意欣赏沿途的风景,他不时拿出手机盯着看...

手机屏幕显示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年轻人身着崭新的军装,微微扬起嘴角,双目炯炯有神,散发着英雄气概。

这是梁的哥哥梁瑞聪死前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40年前,我哥哥随军队去了南疆前线。后来,他哥哥的死讯从边境传来。但是我哥哥把他的骨头埋在哪里,他在战场上留下了什么故事?三十多年来,梁从未放弃寻找,但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寻找“无名”英烈

梁并不知道正在千里之外进行另一次搜索。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后,广西玉林市联合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搜寻无名英雄”活动。

说“无名”实际上是“有名”,那些名字写在墓地的墓碑上,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说“著名”实际上是“未知”。几十年后,没有人能说出这个人的名字,他的家在哪里,他为什么死去,他的生活是什么...

当一次寻找悄然相遇时,“梁瑞聪”和墓碑上那些冰冷的名字一个接一个地逐渐“复活”,它们在人们的记忆中还原成鲜活的英雄。

"英雄不怕牺牲,他们害怕被遗忘."

一个人的一生中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他的心脏停止跳动,呼吸消失;第二次是他在葬礼后从社交网络中消失;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忘记了他

清明节前夕,下了一场新的雨,玉林市仙河公墓绿树成荫。在空公墓一侧的空地上,有一个庄严肃穆的英雄花园。在新葬墓的墓碑上,烫印的四个大字“仙人”刚强有力,墓碑上的五角星红如血。

这是48位英雄的“新家”,烈士梁瑞聪是这个“新家”的主人之一。经过30多年的等待,这是第一次有亲人为梁瑞聪扫墓。

梁姐姐来了。在墓前,她放置了从家乡带给哥哥的小吃。那一刻,她泪流满面。

梁瑞聪的前副教官和战友也来了,一起战斗的12名老兵满头白发,挥舞着右手,40年后的军事仪式异常庄严。

去年,梁瑞聪和墓碑上的许多其他名字只是人们知道但没人关心的象征。这一天,榆林师政委杨受同志们的委托,在英烈园祭拜烈士时,发现了这一现象。

负责墓地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李同合的坟墓里没有遗骸,只有他死前的几件衣服,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

在距英烈花园不到200米的地方,有一座墓室,墓碑上刻着12名烈士和22名阵亡士兵的名字,没有其他信息。

这些名字是谁,他们从哪里来,为什么他们会死,他们有什么样的故事,有活着的亲属来献祭吗?

离开墓地和谈论汪洋一路心情沉重。这位在部队服役30多年的“老边防军”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想找出英雄、英雄及其家人名字背后的故事。

有人说一个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他的心脏停止跳动,呼吸消失;第二次是他在葬礼后从社交网络中消失;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忘记了他。

"英雄不怕牺牲,他们害怕被遗忘."杨向玉林市委书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军方和当地有关部门的一致同意。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清明节后不久就开展了“寻找无名英雄”的活动。来自军分区、民政局和玉林当地媒体的10人组成了一个访问团。

在搜索活动的启动仪式上,黄海昆寄予厚望:“我们应该把这次搜索活动当作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这种搜索注定是困难的。玉林双拥办公室副主任陈清告诉记者,原来在仙河公墓“革命烈士陵园”的墓碑上刻着34个名字。

据资料显示,从1955年到1979年,他们都是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3医院无效牺牲的烈士,因公殉职的军人。他们被转移并埋葬在这里,因为烈士山的士兵墓被摧毁了。此外,没有任何信息。

“烈士山”是离原183医院不远的一个山坡,那里埋葬着死去的士兵。这是当地人口中的非正式地名。在今天的玉林市地图上,曾经的山坡早已消失。

原玉林民政局特殊照顾和安置科科长吴庆年(音译)记得,1987年,医院被撤并分配到当地,“烈士山”没有随医院一起移交,公墓管理有一个空时间表。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当地的开发和建设如火如荼。一天,吴青年接到群众举报,烈士山上的士兵墓被摧毁了。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收集了两大桶殉难者的遗体,用“抢救的方式”将幸存墓碑上的信息进行了转录,最后只收集了34个名字。一些不完整甚至缺失的墓碑已经成为永久的谜团。

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寻找“无名”英烈

从此,在这位服役23年的老兵心中,找到一个灵魂的“家”成了他一生的愿望。

"寻找烈士也是寻找我们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

找了一次,一群人联系在一起,就像一个层层的漩涡,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访问组的“非工作人员”

梁瑞聪的名字起初不在搜索名单上。这个名字不够幸运,没有被复制到34个人的名单中,它几乎和失踪的墓碑一起被侵蚀和消失了。

我的妹妹梁从未放弃寻找它。然而,在过去的30年里,她走遍了广西边境的所有烈士陵园,却没有找到她哥哥的任何踪迹。1993年,梁瑞聪的父母相继去世,未能找到儿子的安身之处,这成为两位老人一生的遗憾。

在河北、广西民政部门的帮助下,梁得知,梁瑞聪在战争中受伤后被转移到原183医院,因抢救无效死亡,葬于广西玉林。因为“烈士山”被破坏了,而我弟弟在重新安置后也不在士兵墓的名单上,所以线索被打断了。

访问团首先选择了原来的183医院,现在的玉林红十字医院。30多年过去了,一排排红砖红瓦的苏联风格的房子仍然静静地矗立在这里。

严是原183医院的外科护士,当年直接参与了伤员的救治。那时,她还记得70多岁时的情景。因为那时候受伤的人太多了,过去的时间很长,甚至她亲自治疗的人都忘记了他们的名字。

访问团从她那里了解到,当医院移交给当地时,伤员的病历被移交给广东湛江的一家医院。

访问团直接去了湛江。然而,负责管理病历的医院工作人员遗憾地告诉他们,移交的病历在1996年的一次台风中被雨水完全毁坏。

没有医疗记录的下落,所以访问小组不得不回去继续寻找“活的档案”——参与治疗病人和伤员的各方,并从他们的话中寻找历史大门的缺口。他们找到了前183医院85岁的护理主任林峰,找到了参与治疗的护士陈科,还找到了已故军医李良玉的儿媳...

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寻找“无名”英烈

在搜寻过程中,他们了解到,除了名单之外,还有一位名叫梁瑞聪的烈士被安葬在“烈士山”,但搬迁后没有出现在墓碑上。根据当年医务人员提供的信息,他们找到了梁瑞聪的助理教官和战友,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情况,最后联系了梁。

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寻找“无名”英烈

这个几乎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名字终于被再次打磨。

在搜寻活动开始时,79岁的吴青年为了找到他过去处理过的信息,在民政局的档案室查阅了6天的档案;得知访问团的到来,75岁的孔鲁生连夜从连江回到湛江的家中,翻箱倒柜地找出当年手写的战地日记;82岁的王在icu病房住院一个月,看到搜索信息后,躺在病床上,将四大英雄的具体信息发送到活动微信号...

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寻找“无名”英烈

一个搜索,一群人联系在一起,就像一个漩涡层层荡漾,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搜索组的“侧成员”。一些人把英雄的故事上传到网上,动员全世界的同志和爱好者寻找线索;许多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提供无私的帮助。

"寻找烈士也是寻找我们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玉林日报》副总编辑陈丽(音译)负责策划和编辑此次搜索活动的报道。她说,和很多人一样,她意识到自己的家乡有一座“烈士山”,周围有很多英雄。

"使英雄不朽的不是墓碑和名字,而是他们的故事."

梁一行未能找到梁瑞聪的遗嘱,但找到了仍“活”在人们记忆中的“梁瑞聪”

梁最初的愿望是找到哥哥的墓地,实现父母未实现的愿望。

无奈,经过多次搜寻,和访问团没能确认梁瑞聪烈士的遗体。然而,在寻找的过程中,一个真实而生动的“梁瑞聪”在人们尘封的记忆中“复活了”。

梁告诉访问团的记者,他的兄弟梁瑞聪是六兄弟姐妹中的第二个,头脑灵活,工作努力。他曾被生产大队选中来管理大队的马厩,并经常攒粮票来补贴家用。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一家人被埋在睡梦中,在马厩里喂马的梁瑞聪侥幸逃脱。他爬出马厩,整个村庄被夷为平地。冷静下来后,梁瑞聪迅速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开始救人。他的妹妹梁是自己雕刻出来的。

梁瑞聪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士兵为营救灾区人民献出生命的场景后,下定决心参军报国。两年后,他穿着军装,戴着一朵大红花,离开了家,离开了。

从梁瑞聪生前所在公司的副教导员潘泰丰口中,梁第一次得知了他哥哥的牺牲。潘泰丰清楚地记得,梁瑞聪晚上9点到达公司,在打开背包之前,第二天早上他去了公司的边境。在两个多月后的一次进攻战斗中,梁瑞聪跟随班长冲到了前线。他的大腿动脉被敌人的高射炮击中,他被转移到原来的183医院治疗,但他没能活下来。牺牲之后,他因二等功而被铭记。

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寻找“无名”英烈

经过四个多月的集中搜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场“寻找无名英雄”的活动,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烈士的名字和故事。那些曾经只有冰冷名字的烈士们不仅在他们的客户的叙述中“复活”,而且在越来越多知道他们的故事的人的记忆中“不朽”。

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寻找“无名”英烈

"使英雄不朽的不是墓碑和名字,而是他们的故事."在谭看来,一个国家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就是不要忘记。

在搜救过程中,搜救队先后走访了湛江、广州、玉林、桂林等地,向数百名了解情况的人了解了核实情况,找到了梁瑞聪、李同合等烈士的信息,核实了烈士山转移的士兵人数从34人增加到48人。

2018年9月28日,全国烈士纪念日前夕,玉林市委、市政府、玉林军区在仙河公墓英雄园隆重揭幕了新的英雄墓,48位英雄和英雄有了“新家”。

搜索没有停止。不久前,一度被视为失踪人员的郑永辉终于被认定为烈士,他的故事被广为流传,他家几十年的婚姻终于结束了。(记者陈殿红特约记者冯强通讯员梁应海)

导游:经过30多年的等待,亲戚们第一次来到梁瑞聪的墓前祭拜。梁应海摄清明节前夕,一列火车在细雨中从北向南疾驰而去。从河北唐山到广西玉林,两千年

在等待了30多年之后,亲戚们第一次来到梁瑞聪的墓前祭拜。梁英海

清明节前夕,一列火车在细雨中从北向南疾驰。从河北的唐山到广西的玉林,全程2000多公里,30多个小时,55岁的梁无意欣赏沿途的风景,他不时拿出手机盯着看...

手机屏幕显示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年轻人身着崭新的军装,微微扬起嘴角,双目炯炯有神,散发着英雄气概。

这是梁的哥哥梁瑞聪死前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40年前,我哥哥随军队去了南疆前线。后来,他哥哥的死讯从边境传来。但是我哥哥把他的骨头埋在哪里,他在战场上留下了什么故事?三十多年来,梁从未放弃寻找,但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寻找“无名”英烈

梁并不知道正在千里之外进行另一次搜索。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后,广西玉林市联合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搜寻无名英雄”活动。

说“无名”实际上是“有名”,那些名字写在墓地的墓碑上,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说“著名”实际上是“未知”。几十年后,没有人能说出这个人的名字,他的家在哪里,他为什么死去,他的生活是什么...

当一次次的寻找悄然相遇时,“梁瑞聪”和墓碑上那些冰冷的名字渐渐一个个“复活”,它们又重新成为人们记忆中鲜活的英雄。

"英雄不怕牺牲,他们害怕被遗忘."

一个人的一生中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他的心脏停止跳动,呼吸消失;第二次是他在葬礼后从社交网络中消失;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忘记了他

清明节前夕,下了一场新的雨,玉林市仙河公墓绿树成荫。在空公墓一侧的空地上,有一个庄严肃穆的英雄花园。在新葬墓的墓碑上,烫印的四个大字“仙人”刚强有力,墓碑上的五角星红如血。

这是48位英雄的“新家”,烈士梁瑞聪是这个“新家”的主人之一。经过30多年的等待,这是第一次有亲人为梁瑞聪扫墓。

梁姐姐来了。在墓前,她放置了从家乡带给哥哥的小吃。那一刻,她泪流满面。

梁瑞聪的前副教官和战友也来了,一起战斗的12名老兵已经满头白发,挥舞着右手,晚了40年的军事仪式异常庄严。

去年,梁瑞聪和墓碑上的许多其他名字只是人们知道但没人关心的象征。这一天,榆林师政委杨受同志们的委托,在英烈园祭拜烈士时,发现了这一现象。

负责墓地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李同合的坟墓里没有遗骸,只有他死前的几件衣服,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

在距英烈花园不到200米的地方,有一座墓室,墓碑上刻着12名烈士和22名阵亡士兵的名字,没有其他信息。

这些名字是谁,他们从哪里来,为什么他们会死,他们有什么样的故事,有活着的亲属来献祭吗?

离开墓地和谈论汪洋一路心情沉重。这位在部队服役30多年的“老边防军”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想找出英雄、英雄及其家人名字背后的故事。

有人说一个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他的心脏停止跳动,呼吸消失;第二次是他在葬礼后从社交网络中消失;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忘记了他。

"英雄不怕牺牲,他们害怕被遗忘."杨向玉林市委书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军方和当地有关部门的一致同意。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清明节后不久就开展了“寻找无名英雄”的活动。来自军分区、民政局和玉林当地媒体的10人组成了一个访问团。

在搜索活动的启动仪式上,黄海昆寄予厚望:“我们应该把这次搜索活动当作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这种搜索注定是困难的。玉林双拥办公室副主任陈清告诉记者,原来在仙河公墓“革命烈士陵园”的墓碑上刻着34个名字。

据资料显示,从1955年到1979年,他们都是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3医院无效牺牲的烈士,因公殉职的军人。他们被转移并埋葬在这里,因为烈士山的士兵墓被摧毁了。此外,没有任何信息。

“烈士山”是离原183医院不远的一个山坡,那里埋葬着死去的士兵。这是当地人口中的非正式地名。在今天的玉林市地图上,曾经的山坡早已消失。

原玉林民政局特殊照顾和安置科科长吴庆年(音译)记得,1987年,医院被撤并分配到当地,“烈士山”没有随医院一起移交,公墓管理有一个空时间表。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当地的开发和建设如火如荼。一天,吴青年接到群众举报,烈士山上的士兵墓被摧毁了。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收集了两大桶殉难者的遗体,用“抢救的方式”将幸存墓碑上的信息进行了转录,最后只收集了34个名字。一些不完整甚至缺失的墓碑已经成为永久的谜团。

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寻找“无名”英烈

从此,在这位服役23年的老兵心中,找到一个灵魂的“家”成了他一生的愿望。

"寻找烈士也是寻找我们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

找了一次,一群人联系在一起,就像一个层层的漩涡,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访问组的“非工作人员”

梁瑞聪的名字起初不在搜索名单上。这个名字不够幸运,没有被复制到34个人的名单中,它几乎和失踪的墓碑一起被侵蚀和消失了。

我的妹妹梁从未放弃寻找它。然而,在过去的30年里,她走遍了广西边境的所有烈士陵园,却没有找到她哥哥的任何踪迹。1993年,梁瑞聪的父母相继去世,未能找到儿子的安身之处,这成为两位老人一生的遗憾。

在河北、广西民政部门的帮助下,梁得知,梁瑞聪在战争中受伤后被转移到原183医院,因抢救无效死亡,葬于广西玉林。因为“烈士山”被破坏了,而我弟弟在重新安置后也不在士兵墓的名单上,所以线索被打断了。

访问团首先选择了原来的183医院,现在的玉林红十字医院。30多年过去了,一排排红砖红瓦的苏联风格的房子仍然静静地矗立在这里。

严是原183医院的外科护士,当年直接参与了伤员的救治。那时,她还记得70多岁时的情景。因为那时候受伤的人太多了,过去的时间很长,甚至她亲自治疗的人都忘记了他们的名字。

访问团从她那里了解到,当医院移交给当地时,伤员的病历被移交给广东湛江的一家医院。

访问团直接去了湛江。然而,负责管理病历的医院工作人员遗憾地告诉他们,移交的病历在1996年的一次台风中被雨水完全毁坏。

没有医疗记录的下落,所以访问小组不得不回去继续寻找“活的档案”——参与治疗病人和伤员的各方,并从他们的话中寻找历史大门的缺口。他们找到了前183医院85岁的护理主任林峰,找到了参与治疗的护士陈科,还找到了已故军医李良玉的儿媳...

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寻找“无名”英烈

在搜寻过程中,他们了解到,除了名单之外,还有一位名叫梁瑞聪的烈士被安葬在“烈士山”,但搬迁后没有出现在墓碑上。根据当年医务人员提供的信息,他们找到了梁瑞聪的助理教官和战友,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情况,最后联系了梁。

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寻找“无名”英烈

这个几乎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名字终于被再次打磨。

在搜寻活动开始时,79岁的吴青年为了找到他过去处理过的信息,在民政局的档案室查阅了6天的档案;得知访问团的到来,75岁的孔鲁生连夜从连江回到湛江的家中,翻箱倒柜地找出当年手写的战地日记;82岁的王在icu病房住院一个月,看到搜索信息后,躺在病床上,将四大英雄的具体信息发送到活动微信号...

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寻找“无名”英烈

一个搜索,一群人联系在一起,就像一个漩涡层层荡漾,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搜索组的“侧成员”。一些人把英雄的故事上传到网上,动员全世界的同志和爱好者寻找线索;许多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提供无私的帮助。

"寻找烈士也是寻找我们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玉林日报》副总编辑陈丽(音译)负责策划和编辑此次搜索活动的报道。她说,和很多人一样,她意识到自己的家乡有一座“烈士山”,周围有很多英雄。

"使英雄不朽的不是墓碑和名字,而是他们的故事."

梁一行未能找到梁瑞聪的遗嘱,但找到了仍“活”在人们记忆中的“梁瑞聪”

梁最初的愿望是找到哥哥的墓地,实现父母未实现的愿望。

无奈,经过多次搜寻,和访问团没能确认梁瑞聪烈士的遗体。然而,在寻找的过程中,一个真实而生动的“梁瑞聪”在人们尘封的记忆中“复活了”。

梁告诉访问团的记者,他的兄弟梁瑞聪是六兄弟姐妹中的第二个,头脑灵活,工作努力。他曾被生产大队选中来管理大队的马厩,并经常攒粮票来补贴家用。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一家人被埋在睡梦中,在马厩里喂马的梁瑞聪侥幸逃脱。他爬出马厩,整个村庄被夷为平地。冷静下来后,梁瑞聪迅速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开始救人。他的妹妹梁是自己雕刻出来的。

梁瑞聪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士兵为营救灾区人民献出生命的场景后,下定决心参军报国。两年后,他穿着军装,戴着一朵大红花,离开了家,离开了。

从梁瑞聪生前所在公司的副教导员潘泰丰口中,梁第一次得知了他哥哥的牺牲。潘泰丰清楚地记得,梁瑞聪晚上9点到达公司,在打开背包之前,第二天早上他去了公司的边境。在两个多月后的一次进攻战斗中,梁瑞聪跟随班长冲到了前线。他的大腿动脉被敌人的高射炮击中,他被转移到原来的183医院治疗,但他没能活下来。牺牲之后,他因二等功而被铭记。

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寻找“无名”英烈

经过四个多月的集中搜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场“寻找无名英雄”的活动,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烈士的名字和故事。那些曾经只有冰冷名字的烈士们不仅在他们的客户的叙述中“复活”,而且在越来越多知道他们的故事的人的记忆中“不朽”。

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寻找“无名”英烈

"使英雄不朽的不是墓碑和名字,而是他们的故事."在谭看来,一个国家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就是不要忘记。

在搜救过程中,搜救队先后走访了湛江、广州、玉林、桂林等地,向数百名了解情况的人了解了核实情况,找到了梁瑞聪、李同合等烈士的信息,核实了烈士山转移的士兵人数从34人增加到48人。

2018年9月28日,全国烈士纪念日前夕,玉林市委、市政府、玉林军区在仙河公墓英雄园隆重揭幕了新的英雄墓,48位英雄和英雄有了“新家”。

搜索没有停止。不久前,一度被视为失踪人员的郑永辉终于被认定为烈士,他的故事被广为流传,他家几十年的婚姻终于结束了。(记者陈殿红特约记者冯强通讯员梁应海)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英雄 寻找“无名”英烈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6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