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13字,读完约7分钟

4月29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任命黄润秋为生态环境部长。自2016年3月以来,他一直担任环境保护部(现为生态与环境部)的前副部长。

这一次,黄润秋被提拔为部长,这也意味着他和新任市委书记孙金龙将启动生态环境部的“双头制”。原生态环境部部长、省委书记李此前曾“降职”担任山东省代省长。

目前的情况是,黄润秋作为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是目前各部、各委员会中唯一的民主党部长。除了官方身份,黄润秋还是一名工程地质专家。汶川地震后,他组织了一支队伍到灾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环境部开启“双首长制”,工程地质专家黄润秋成唯一党外人士部长

生态和环境部实行“双头制”[S2/]

57岁的黄润秋出生于1963年。自2016年3月以来,他一直担任前环境保护部副部长。2018年机构改革后,他担任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负责环境科学研究、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国际合作等领域。

最近,他和孙金龙开始主持生态环境部的会议。4月13日和20日,黄润秋主持召开了两次疫情处理领导小组会议。4月24日、28日,孙金龙主持召开生态环境部党组会议、生态环境部党组(扩大)会议和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会议,黄润秋出席会议。

环境部开启“双首长制”,工程地质专家黄润秋成唯一党外人士部长

新任部长黄润秋和党委书记孙金龙,标志着生态环境部开始实行“双首长制”,即党委书记(委员会)和组织行政首长分别由两人担任。

目前情况局已经注意到,除了生态环境部外,还有外交部、交通部、应急管理部、司法部等。目前正在实施“双头系统”。

“双头”是如何分工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师张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党组书记(党委)负责党务和人事,其余的业务和行政工作由最高行政机关负责。不同的部门分工会略有不同。

现任部长中唯一的民主党部长

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黄润秋是目前各部、委中唯一的党外人士。

据了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党外人士在中央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中央人民政府市政府六名副主席和四名副总理,其中非党员占半数。在21名政府部长中,有10名是党外人士,如水利部部长傅、文化部部长(茅盾)和教育部部长马叙伦。

环境部开启“双首长制”,工程地质专家黄润秋成唯一党外人士部长

自1972年傅辞去水利电力部部长职务以来,35年来没有党外人士掌管政府部委。直到2007年,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同济大学校长的万钢才成为科技部部长。

同年,当时的无党派人士诸宸被任命为卫生部部长,之后成为中国农业工人党主席。诸宸于2013年卸任卫生部部长,万钢于2018年卸任科技部部长。此后,在黄润秋上任之前,各部委都没有党外人士。

“娃娃医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除了做官,黄润秋还是个学者。1979年起在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水文系学习,1988年毕业后留校攻读博士,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他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根据“四川统一战线”的说法,由于他的年轻和圆圆的娃娃脸,他总是被老师和学生们称为“婴儿医生”。

环境部开启“双首长制”,工程地质专家黄润秋成唯一党外人士部长

在成都理工大学,黄润秋曾担任校长助理、水文系主任和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自2001年11月起,黄润秋担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黄润秋是工程地质学专家,擅长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矿山和交通工程中岩石高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主持并承担了长江三峡工程、四川宣汉滑坡等40余项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据“四川统一战线”报道,2008年5月12日下午和次日凌晨,黄润秋紧急派出学校各部门和实验室人员组成8个专家组,对汶川、北川和青川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研究历时数年。据媒体报道,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对强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的认识水平和防治能力,也为灾区灾后重建的选址提供了支持。

环境部开启“双首长制”,工程地质专家黄润秋成唯一党外人士部长

作为一名工程地质学家,黄润秋每年都要在野外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在戴岳旅游,在风中睡觉,在西部的山川中睡觉。他工作的大多数地方都是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他曾经从马背上摔下来,差点掉进几百米深的峡谷里。几十门山炮在离他只有十米远的地方爆炸了;有几次从山上落下的巨石从他身边经过。

环境部开启“双首长制”,工程地质专家黄润秋成唯一党外人士部长

2015年,51岁的黄润秋因其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并在人民大会堂获得国家领导人颁发的获奖证书。九年前,他获得了同样的奖项。他也成为四川省第一个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人。

不仅如此,他的荣誉还包括“全国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称号。

在2009年、2011年和2013年,黄润秋三次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院士联合选择的有效候选人。自2015年起,两所院校新规定“系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得作为院士候选人”,此后黄润秋不再作为院士候选人。

[黄润秋的简历]

黄润秋,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湖南长沙人,九三学社成员,1988年9月参加工作,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硕士学位,工学博士,教授。

1979.09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

1983.07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工程地质硕士

1986.02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博士生

1988.09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教师

1989.04成都理工大学副研究员,国家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专业实验室副主任

1992.11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助理、水文系主任、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1992年12月获教授;1993年12月,他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7年11月,他当选为九三学社四川省副主席

2001.11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家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专业实验室主任,九三学社四川省副会长

2007.05九三学社四川省主席,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12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主席、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8.01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主席、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4.01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主席、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社会主义学院院长(2014.05)

2016.03环境保护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四川省主席

2017.12环境保护部副部长、九三学社成员、常委、中央副主席

2018.03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常委、副主席

2020.04生态环境部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2016年3月辞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会委员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环境部开启“双首长制”,工程地质专家黄润秋成唯一党外人士部长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6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