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3字,读完约4分钟

自1999年COVID-19爆发肺炎以来,中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党中央加强领导,全面动员。各地区、各部门迅速响应命令,全社会积极响应,以最严格、最彻底、最有力的措施,发动了预防和控制疫情的战争。中国全面、果断、高效的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许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中国抗击艾滋病斗争的尊重和关切。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坦率地说,中国从源头上控制COVID-19肺炎疫情的措施是令人鼓舞的,这些措施赢得了世界时间。疫情防控不仅是中国的事,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中国抗击疫情的行动,但也有疑虑和担忧。我们要继续加强舆论引导,为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赢得更多国际支持。

在全球抗“疫”中展现大国担当

首先,积极开展对外沟通和协调。疫情爆发后,中国立即向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通报疫情,共享病毒基因序列,讨论疫情检测、防控信息和风险评估,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应对疫情提供重要预警和可靠依据。外交部介绍了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通过新闻发布会和外国驻华使馆专题吹风会及时回应了国际关注。同时,中国及时暂停旅行社出境旅游,加强出入境人员的健康检查,有效遏制了疫情的国际传播,共同构筑了遏制疫情的坚固防线。

在全球抗“疫”中展现大国担当

第二,讲一个关于中国防疫和控制的好故事。面对突如其来的流行病灾难,中国政府团结并带领中国人民与时间和疾病赛跑,上演了一系列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近日,外交部长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论坛,讲述中国“流行病”的故事,分享国际社会与中国之间“真实的痛苦感受”。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官员通过网站宣传、媒体采访、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提供中国疫情防控的权威信息,及时澄清外国媒体的虚假报道,积极塑造以公共利益为重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主流媒体积极对外开放,积极设定议程,用大量第一手材料向世界展示中国应对疫情的实力、效率和精神。鉴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国将继续加强对外宣传报道,将宏大叙事与具体细节相结合,增强故事内容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努力唤起外国受众的共鸣和认同感,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赢得疫情防控的胜利。

在全球抗“疫”中展现大国担当

第三,准确回应负面的国际言论。[/s2/]尽管国际舆论总体上对中国的防控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疫情反应过度,选择切断人员和货物的非理性反应。更重要的是,个别媒体和个人恶意消费和肆意诋毁中国的疫情。《华尔街日报》错误地称中国为“亚洲病夫”,一些媒体称新的冠状病毒为“中国病毒”。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声称肺炎疫情将有助于制造业回归美国,美国国务卿庞贝继续在全世界诋毁中国的发展模式,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甚至将中国形容为“病毒孵化器”。这些冷血、荒谬、带有种族歧视的言论,是对中国形象的刻意贬损,不利于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在这个世界高度相互依存的时代,病毒并不局限于任何国家,没有人能够对它们免疫。我们不仅要共同努力应对病毒本身的肆虐,还要一致反对这些病毒言论带来的误解、隔阂和恐惧,反对共同建设公共卫生治理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全球抗“疫”中展现大国担当

第四,中国希望稳定国际社会。不用说,肺炎疫情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但这些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制度和政治动员下,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下,传染病防治的积极效果不断显现,中国完全有信心和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疫情,直至消灭。中国经济基础雄厚,抵御能力强,波动大,社会活力充沛,需求旺盛,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长期稳定的趋势。疫情爆发后,中国的工业产能将被重新激活,消费需求将被集中释放,网络经济、医疗保健和智能城市等新兴产业将迎来爆炸性增长。面对国际舆论对中国的悲观预期,一方面要加强舆论引导,稳定国际社会对中国战胜疫情、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及时出台稳定外贸和外资的政策,加大外贸融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以实际行动应对新一轮“中国经济崩溃论”。

在全球抗“疫”中展现大国担当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在全球抗“疫”中展现大国担当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