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4字,读完约3分钟

迫使中国“购买美国商品”是特朗普征收关税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关税对美国向中国出口肉类产品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一些美国企业不得不自己掏腰包承担损失以维持出口。

据香港《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8月12日援引法新社(AFP)的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征收关税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向北京施压,要求其“购买美国商品”。与进口大量美国肉类产品相比,“有压力”的中国可以简单地与其他国家做生意。

特朗普逼中方买美国货不成,美企为出口反掏钱

报告截图

5月17日,作为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回应之一,商务部暂停了部分原产于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的关税减让,其中猪肉等8种进口商品和原产于美国的产品适用25%的税率。

据报道,中国实施的报复性关税使美国猪和牛肉价格高得令人望而却步,中国进口商选择改变他们的采购渠道。这一趋势也将蔓延到其他行业。

“由于关税,美国(肉类)价格变得如此之高...我们将寻找其他进口产品来源,”国际肉类买家上海分公司经理张力绘表示。

“比如牛肉,我们会增加从澳大利亚和南非进口牛肉,或许还会购买一些加拿大牛肉。”

据了解,在中国对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导致其价格上涨后,采购公司已停止向中国进口美国猪肉。

根据张力绘的说法, 由税收战争引起的贸易格局的变化"

据报道,中美贸易摩擦造成的后果将波及一系列行业,目前仍难以预测。一些分析师警告称,美国出口商将在中国损失大量业务。

根据美国肉类出口协会(usmef)的数据,在关税生效之前,美国6月份向中国出口了价值1.4亿美元的猪、牛肉和相关副产品,约占美国猪和牛肉出口的10%。

英国资本经济(capital economics)的中国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中国(在征收关税时)显然是针对从美国进口的大宗商品,如肉类、大豆、小麦和石化产品,中国可以很容易地在全球市场找到这些商品的替代来源。

特朗普逼中方买美国货不成,美企为出口反掏钱

他还指出:“关税的概念是:试图伤害对方,但不要伤害自己太多。我认为这种摩擦可能会导致相当大的流量——哪个国家从哪里购买什么。[/s2/]"

然而,这位经济学家也表示,由于“全球贸易体系相当灵活”,贸易摩擦对进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因为两个供应商将自己承担大部分关税成本以维持出口贸易。

该报告以上海一家高端牛排餐厅为例,该餐厅主要供应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优质牛肉。受贸易摩擦的影响,美国高质量牛肉的成本上升了30%到40%,但是餐馆老板和美国供应商自己承担损失,而不是将损失转嫁给消费者。

老板说:“我仍然希望与我们的供应商和农场合作。”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数据,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猪肉产量为1543万吨,而第一季度的进口量为32.4万吨,进口肉类仅占中国猪肉总产量的2.1%。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是中国最大的海外猪肉供应商之一,去年提供了约4.89亿美元的肉类。

然而,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从美国进口的猪肉比例逐年下降,从美国进口的猪肉绝对数量也逐年下降。2017年,中国共进口猪肉121.68万吨,进口美国猪肉16.57万吨,占13.6%,较2011年的54%大幅下降。

由此可见,从美国进口的猪肉比例越来越小,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生猪市场的影响非常有限。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特朗普逼中方买美国货不成,美企为出口反掏钱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