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6字,读完约5分钟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4日,东亚合作外长会议进入第四天。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率团访问老挝万象。他将于25日起出席中国-东盟(10+1)外长会议等会议。同样在24日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吸引了外界的关注,因为这是南海仲裁案裁决后东盟高级官员的首次会晤。从23日起,外国媒体报道称,东盟国家对是否将南海仲裁案纳入外长会议联合公报存在分歧。直到24日,还不清楚是否要发布公报及其内容。在一些外国媒体试图通过东盟外长会议炒作南海问题的同时,菲律宾政府向中国发出了积极的信号——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表示,他将作为杜特尔特总统的特使访华,帮助启动双边谈判。此外,杜特尔特最近在一次讲话中暗示,他愿意在与中国的对话中搁置南海仲裁案。

王毅24日抵达老挝后,与文莱、泰国、缅甸和韩国举行了部长级双边会谈。王毅在会见文莱外交通商部第二部长林育成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双方认为应“回到双重管制的思路,即具体争端应由直接当事方通过对话和协商和平解决。”在与韩国外长的会谈中,王毅表示,“韩国的一些做法损害了我们之间的互信,我们对此感到非常遗憾”,并希望韩国采取切实行动,弥补来之不易的互信。

同一天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是一次闭门会议。《日本经济新闻》的一名记者当天下午告诉《环球时报》,她在走廊里等了一整天,希望能请离开会场的官员说一两句话,但几乎没有人愿意接受媒体采访。另一名英国路透社记者表示,与会官员“非常谨慎”。

法新社24日称,东盟外长当天将陷入“僵局”,主要分歧在于会上发表的联合公报是否应提及南海仲裁案,或是否使用与南海军事化相关的措辞。在东盟外长会议的前一天,柬埔寨和其他国家反对将东盟对南海仲裁案的回应纳入公报。一名外交官表示,24日发表公报的可能性极小。印度尼西亚外长在24日的外长会议后告诉路透社,公报仍在讨论中。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23日表示,亚洲国家应避免地区国家间影响合作的分歧,特别要注意避免因外国势力的干预而干扰地区的合作、团结和一体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他说:“在这起仲裁案后,东盟国家也认识到,通过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涉及南海的问题必须回到《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轨道上来。和协商解决。”刘振民表示,8月份将在中国举行一次高级官员会议,讨论与《南海行为准则》相关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徐立平2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该仲裁案是中菲双边问题,这种单个问题只涉及单个国家的利益,不应绑架整个东盟。

在过去的两天里,菲律宾向中国接连抛出“橄榄枝”。据《菲律宾之星》24日报道,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23日在菲律宾南部达沃市对媒体表示,他“很荣幸”接受杜特尔特的任命,担任中国谈判特使。据媒体报道,拉莫斯此前与杜特尔特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会谈,期间他可能会要求总统向他提供与中国领导人磋商的指导方针。大约10天前,杜特尔特说,他希望拉莫斯访问中国,帮助中国和菲律宾开始双边谈判。

菲律宾的说唱网站称,杜特尔特在22日的一次讲话中表示,他已向拉莫斯征求意见,后者表示,在与中国对话时,不应将南海仲裁案的裁决作为起点。菲律宾媒体评论说,这是杜特尔特的建议,他愿意搁置仲裁结果,与中国谈判。杜特尔特当天还提到,如果与中国的争端能够得到解决,菲方将获得许多好处。例如,菲律宾打算修建一个经济区和一些公路,“中国有钱,而不是美国,而美国没钱。”菲律宾最高法院法官卡皮奥认为,与中国的磋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无条件重启对话,即菲律宾不提仲裁结果,中国不谈“九段线”。双方应该先坐下来谈谈。接下来,我们进行了正式磋商,“必须提交仲裁案件。”

25日,杜特尔特将首次发表国情咨文,菲律宾当局已发出3000份邀请。根据说唱歌手的网站,杜特尔特计划在25日下午4点到达国会。在会见了新的参议院议长和众议院议长后,国情咨文于4: 30发表。菲律宾负责新闻事务的官员安达纳24日表示,国情咨文是杜特尔特自己写的,已经修改了10次,预计发表时间为38分钟。《菲律宾星报》24日援引匿名菲律宾官员的话说,杜特尔特将在国情咨文中首次澄清他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立场。

徐立平表示,杜特尔特一直坚持与中国进行双边谈判,并搁置了从选举到上台的争议。当前菲律宾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来自中国。杜特尔特来自中国南部,那里的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因此他希望与中国开展务实合作。徐立平表示,尽管可能存在地缘政治因素和国内民族主义势力上升等困难,但中菲合作应该是大势所趋。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菲在东亚系列会期间对华示好 前总统接受安排拟赴华谈判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87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