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9字,读完约4分钟


从冷战到后冷战时期,“中国-美国-俄罗斯三角”的变化一直是全球格局的关键指标,“中国-美国-日本三角”的变化是观察亚太地区格局变化的焦点。这两组“大三角”和“小三角”的叠加分析,一方面揭示了中美之间的全球战略博弈,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的战略四边形格局,形成了21世纪的四国。

两岸新青年

在《三国演义》中,双方对峙

面对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美国将中国视为本世纪最大的竞争对手,对中国采取“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的战略,试图在战略上包围中国,从而延缓了中国的崛起。然而,美国认为自己仍是全球霸主,并得到了欧洲和日本等七国集团的支持,却选择将中国和俄罗斯同时视为对手,从而犯下了“两面作战”的战略禁忌。

两岸新青年

自前年克里米亚和乌克兰危机以来,美国和俄罗斯几乎进入了新的冷战局面。美国和欧洲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以及北约的战略东进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压力。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大量能源的中国和蕴藏大量能源的俄罗斯自然会相互接近。两国不仅在能源贸易上有着各自的需求,而且在共同抵制美国的战略推进上也一拍即合,不断推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美国本身将俄罗斯推向中国,导致中俄关系远远强于“中美俄三角”中的中美、美俄两对关系。

两岸新青年

在“中美日三角”问题上,安倍晋三在连任首相期间,强烈通过了《新安全法》,将日本从“和平体制”转变为“战争体制”,不断强化日美同盟,日美同盟不仅在钓鱼台问题上与中国对抗,还与美国军方合作掠夺南海,向菲律宾出售武器,使日本对华政策日益咄咄逼人。随着美日战车被绑在中国身上,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战略突破和对冲。除了用“一带一路”战略来规避美日主导的tpp之外,与俄建立更密切的军事安全合作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两岸新青年

尽管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状态,但在是否将两国的实质性关系升级为“准盟友”的问题上,中俄之间仍存在许多犹豫。一方面,中国和俄罗斯在近代史和现代史中的宿怨使双方互敬互让;另一方面,俄罗斯一直对美国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中国则担心与俄罗斯走得太近会损害其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然而,在美国和日本的咄咄逼人的推进下,中国和俄罗斯似乎别无选择。双方的“准战略合作联盟”即将形成,中俄对抗美日的战略四角格局也已形成。

两岸新青年

亮剑对抗东海对抗南海[/s2/]

从中俄“战略合作准盟友”即将出现的迹象来看,最明显的迹象是,当天凌晨,中俄军舰几乎同时出现在钓鱼台海域,普定暗示将与北京方面共同建立导弹防御系统,但未具体说明。5月底,中俄甚至举行了代号为“空日安全-2016”的首个联合反导计算机演习。双方分享了最高和最机密的军事参数,象征着两国以联合演习的名义迈出了“准军事联盟”的第一步。

两岸新青年

如果中俄今后真的开展全球反导合作,两国的反导系统将覆盖半个世界,这必将成为美国核打击部队难以承受的痛苦。

在南海仲裁案判决之前,过去6个月,美国军舰以“自由航行”和“无害通过”的名义进出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领海,日本也在南海与美国军方制造事端。为了转移和对冲南海的压力,中国选择了在东海与俄罗斯亮剑,并“用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方式”。它还以“自由航行”和“无害通过”的名义进出日本鹿儿岛领海。这是“以日为军”的一个好的战略举措。

两岸新青年

中国和俄罗斯的军舰同时出现在这个渔岛上。日本只批评了中国,但没有谴责俄罗斯。主要原因是日本仍然希望通过谈判从俄罗斯收回“北方四岛”,而不是与俄罗斯撕破脸皮;俄罗斯向钓鱼台岛派遣军舰,意图将日本对“北方四岛”的注意力转移到钓鱼台岛。

两岸新青年

随着南海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在中国亮化东海、对冲南海战略的指引下,中日两国海上警察在渔岛上的对抗不仅会导致未来军舰之间频繁对抗的局面,美国和俄罗斯甚至可能直接或间接介入。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现代版《三国演义》并不排除未来钓鱼台海域对抗升级的可能性。(作者是石鑫大学助理教授)

两岸新青年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两岸新青年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9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