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2字,读完约4分钟

[环球时报记者]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女士近日出席了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庆典,并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的专访。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务卿(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奥尔布赖特在回答问题时“重申”了“美国既是大西洋国家又是太平洋国家”的说法。她还强调,在她看来,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是一种“遏制”,这被外界误解了。关于美中关系,她认为“既有分歧,也有对话与合作”,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奥尔布赖特:中美须谨慎避免冲突发生

“我们主宰着太平洋的秩序”[S2/]

环球时报:中国的崛起仍然被美国视为一个“潜在威胁”,而中国总是感到“被激怒了”。你如何理解当前中美面临的安全困境?

奥尔布赖特:我已经多次说过,美中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很多层次,既复杂又有跌宕起伏。就像刚刚结束的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一样,我们已经达成了很多共识,但在负面清单和货币政策方面仍存在分歧。我认为,目前双方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东海和南海的争端。对中国来说,重要的是要明白美国不仅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大国,也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大国。我们主宰着太平洋的秩序。日本和韩国是我们的盟友,我们与菲律宾有着长期的友好关系,现在我们与越南建立了积极的关系。一些国家对中国在南海建造岛礁表示怀疑。这显然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我们需要谨慎地处理彼此以避免冲突。

奥尔布赖特:中美须谨慎避免冲突发生

环球时报:最近,一些美国学者认为“中国的改革停滞不前,缺乏动力”。你怎么知道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

奥尔布赖特: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外部世界确实很困惑。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改革思路和计划,如十三五规划。然而,在经济发展放缓后,人们对政府的下一步方向不是很清楚,比如吸引外资和货币政策。对于中国的经济形势会有一些疑问,所以我认为双方现在需要有更多的沟通。这种沟通不仅在政府层面,也在企业家层面。许多在中国的美国商人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他们担心经济放缓。

奥尔布赖特:中美须谨慎避免冲突发生

“民族主义真的很危险”[S2/]

环球时报:不久前,美国国防部长卡特说,中国正在修建一座“自我封闭的长城”,但中国没有接受。你认为这个问题怎么样?

奥尔布赖特:外界真的不知道中国想做什么,但它非常担心南海和东海的局势。人们担心中国更加外向型的外交政策和中国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

环球时报:民族主义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非常流行的词。你如何解释民族主义?

奥尔布赖特:我认为民族主义在任何地方都非常危险。我已经在中欧、东欧和美国表达了这一观点。爱国主义——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是一回事,但因为自己的问题而憎恨其他国家是另一回事。民族主义确实非常危险。

“切断与中国的贸易是荒谬的”[S2/]

环球时报: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的言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担心他会损害美国的形象?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奥尔布赖特:是的。作为一名前外交官,我通常不会批评国外的国内政治家。但是我被问了很多次如何看待特朗普的言行。特朗普的言行确实令人困惑,因为他在问题上的许多言论和声明都不是基于事实,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例如,“切断与中国的贸易”的说法是荒谬的。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他的许多言论都毫无意义。

奥尔布赖特:中美须谨慎避免冲突发生

环球时报:如果希拉里当选美国第一位女总统,你会给她什么建议?[/s2/]

奥尔布赖特:我认为希拉里不需要我的建议。她完全理解美中关系的重要性。回到刚才的问题。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被许多国家误解了,这不是我们的遏制政策。打开地图,你会发现美国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大国,我们在太平洋上有很多盟友。希拉里·克林顿可以从这个角度清楚地理解和阐述两国关系。如果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之间有矛盾,我们应该公开提出来。未来,我们需要构建一种能够面对矛盾和分歧的美中关系。在担任国务卿期间,希拉里·克林顿非常清楚两国之间的共识和分歧。美国和中国在人权和信息技术方面可能有分歧,但我们在许多其他领域仍有对话与合作,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事实上,当国家之间存在分歧时,对话仍然可以保持,这在国际事务中并不少见。

奥尔布赖特:中美须谨慎避免冲突发生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奥尔布赖特:中美须谨慎避免冲突发生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9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