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7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旧金山5月10日电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傅莹10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表示,中美两国都需要学习和适应新时代。中国不应该试图成为另一个美国。美国也需要学会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中国相处和合作。中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美国。虽然它不是盟友,但也不应该是敌人。
应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邀请,傅莹发表了题为“中美关系,重建共识?”,并回答问题。
讲座由美国前助理国务卿、情报委员会主席、斯坦福大学学者汤姆·芬格(Tom Finger)主持,包括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罗林泉、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中国项目主任戴慕珍等近百名学者和学生参加。
傅莹在演讲开始时指出,据她观察,当前中美公众对两国关系的看法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对彼此的战略意图有许多负面猜测,而南海问题似乎上升到中美地缘战略较量的高度。
"但现实生活中的中美关系是另一幅画面."傅莹指出,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每六年会晤一次,议题极其广泛和丰富。随着经济合作的深化、军事交流的增加和人文交流的频繁,中美合作已开始在气候变化、核安全等跨国问题上发挥全球主导作用。
“民意和中美关系在现实中,哪个是真实的?还是他们都是真的?”傅莹提出了问题。她说:“中美关系在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可能表明两国需要重建共识。”
傅莹将中美学术界的观点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方面,美方质疑美国政府长期奉行的建设性对华接触政策,呼吁为中国制定新战略。第二,中国发展趋势混乱,“中国崩溃论”再次流行。第三,人们相信中国最终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老大”,显示出对美国失去全球领导地位的担忧。
傅莹在总结中国学者的观点时说,首先,中国学者普遍赞同稳步发展对美关系的做法,主张建立新的合作框架。第二,中美需要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加强协调。第三,中美关系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向“合作可以成就大事,竞争也可以导致坏事”的方向转变。
傅莹指出,中国正在学习和适应新的角色,努力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美国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表现出宽容,而是继续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表现出拒绝和压制,并拒绝和阻挠中国的倡议,如亚洲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美国向中国发出的信息是:“21世纪的贸易规则不能由中国制定。”所有这些都刺激和影响着中国人对外部环境的看法和判断。
在谈到南海问题时,傅莹说,“最近南海的紧张局势集中体现在当前的风险上。”
她指出,美国媒体和智库中许多关于南海的文章缺乏事实依据。“例如,人们认为中国正在挑起矛盾,扩大其领土和权利主张,并欺凌小国。有些文章甚至分不清西沙和南沙。”
傅莹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南海问题的由来,即围绕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域的主权和权益之争。美国构成了南沙争端复杂性的一个新层面,“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公众舆论和行动上都越来越多地针对中国。
傅莹指出,“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美国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了偏袒的态度,甚至站出来直接干预,这是争端复杂性背后的驱动力。这一岛礁与其邻近水域之间的争端原本是局部的、可控制的,现在被美国描绘成两个大国之间的地缘战略争端。”
她强调,东盟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争端扩大的风险,并正在加强与中国的磋商,以缓解紧张局势,防止新的单边挑衅。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提出的“双轨”思想得到了许多东盟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中国在南海的利益多年来一直是一致的,这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宁的需要。”傅莹说:“中国人民和政府对涉及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一贯十分敏感,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在局部地区重演。这是外界在审视和评判中国时必须理解和考虑的问题。”
傅莹指出,南海不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水道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生命线,因此有必要确保这里的航行自由和安全。在这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有着相同的利益,中国在这方面的责任和能力需要不断提高。
最后,傅莹说,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中美之间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其发展趋势对世界的未来和命运有着重大影响。习近平主席提出,中美应该建立一种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傅莹还回答了师生关于中美关系、南海、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提问。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傅莹斯坦福演讲:中美关系 重塑共识?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