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56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北京(新华社)——随着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达成,伊朗核问题谈判终于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伊朗总统罗哈尼认为,伊朗将开启其与世界关系的新篇章,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对这一协议表示欢迎。十多年来,伊朗核谈判曲折、艰难、灰暗,反映了过去30年来美伊关系的微妙变化。

伊核问题改写政治版图 美伊30年“书剑恩仇录”

[案例剑]

伊朗核问题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与美国有着很大的关系。事实上,当伊朗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开始核能开发活动时,它也得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

然而,在1979年,一场革命改写了伊朗的政治版图:推动君主立宪制西方化和世俗化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主张反西方化并融合政治和宗教的霍梅尼在多年流亡后掌权。美国在审视外国时低估了什叶派革命的“热度”,但也明白伊朗在美国眼中已经成为不服从的“棋子”。

伊核问题改写政治版图 美伊30年“书剑恩仇录”

次年,美国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并正式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此后,美国开始干涉伊朗的核活动,指责伊朗在“和平利用核能”的幌子下秘密研制“核武器”。

与美国的邪恶关系并没有阻止伊朗的核发展。相反,面对这个不时徘徊的“强大敌人”,伊朗坚定了秘密建造铀浓缩设施和重水反应堆的决心。布什政府称伊朗为“邪恶轴心国家”,这让伊朗人恨得牙痒痒。许多伊朗人希望为他们的国家插上一把“锋利的刀”,这把刀自然是向着他们的敌人美国的。

伊核问题改写政治版图 美伊30年“书剑恩仇录”

2002年8月,伊朗中部和西部的两个看似不起眼的城市——纳坦兹和阿拉克——进入了美国人的视野,这让他们拍手称快。-这两个地点被广泛认为是伊朗核设施的所在地。

次年春天,伊朗总统穆罕默德·哈特米承认纳坦兹核设施确实存在,但只提取了核电站所需的低丰度浓缩铀。国际原子能机构随后确定伊朗从事铀浓缩活动,不接受要求的核查。

想在美国人的眼皮底下搞核武器吗?美国用粗体问号对伊朗提出“严重怀疑”,并多次警告伊朗停止铀浓缩相关活动。

然而,在国际社会的调解下,2003年底,伊朗正式签署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并暂停了铀浓缩活动。

然而,伊朗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在铀浓缩问题上的分歧尚未解决。伊朗坚持其和平利用核能资源的权利,而美国没有让步。

[剑]

2006年,一系列碰撞和交叉的连锁反应导致伊朗核问题再次升温。艾哈迈迪内贾德支持推动核计划,他当选后,伊朗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代表面前打破了僵局,恢复了铀浓缩设施的运行。英国、法国和德国等西方国家宣布暂停谈判。

伊核问题改写政治版图 美伊30年“书剑恩仇录”

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正式介入伊朗核问题。为了迫使伊朗放弃其核活动,截至2010年,安全理事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了六项决议,实施了四轮制裁,包括冻结与伊朗海外核计划有关的人员和企业的资产,禁止向伊朗转让核技术,禁止伊朗进口重型武器设备,以及开展与能够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有关的任何活动。

伊核问题改写政治版图 美伊30年“书剑恩仇录”

安全理事会的决议,加上美国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慑,吸引了伊朗的强烈反弹。伊朗对西方采取了强硬立场。它不断向美国的每一个空大喊,说它不怕美国的制裁。其军舰多次在霍尔木兹海峡巡航,并在各种军事演习中展示其实力;美国也一直在伊朗周围采取“小规模行动”,与伊朗的“宿敌”以色列结盟,并在波斯湾的30个国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发出警告以遏制伊朗的地区影响力。

伊核问题改写政治版图 美伊30年“书剑恩仇录”

另一方面,当所有人都回到谈判桌上时,政治解决是最终的出路,这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声音。自2006年以来,包括美国在内的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的官员已经多次会晤,寻求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办法。伊朗核问题六国磋商机制已逐步形成,与伊朗的会谈也在随后几年断断续续地开始,但难以取得成果。

伊核问题改写政治版图 美伊30年“书剑恩仇录”

在伊朗核问题令美国人头疼的那些年里,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基本上处于“坚冰”状态。在此期间,伊拉克战争被认为是美国和伊朗关系改善的转折点,但后来证实这只是昙花一现。

例如,伊朗在2011年捕获了一架美国RQ-170“哨兵”无人机,并在三年后“成功复制和测试了它”。更不用说这对普通伊朗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快乐”,但即使是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也很满意,并声称是“快乐和难忘的。”

[解读剑和书写书籍]

2013年8月,伊朗温和改革派代表罗哈尼从内贾德手中接过了总统的“权杖”,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做出回应,纷纷向罗哈尼发出祝贺。一些人敏感地嗅到,美国和伊拉克之间长期存在的“敌对”气氛即将改变。

铀浓缩是谈判中的一个“老问题”,谈判持续了十多年,曲折反复。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安全条例,民用级浓缩铀的纯度可达20%;纯度超过90%的浓缩铀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因此也被称为“高浓缩铀”或“武器级浓缩铀”。

伊朗提炼的低浓度浓缩铀的浓度约为20%,但按照西方国家的要求,这一浓度太高,没有必要。

2013年10月,在日内瓦,六国就伊朗核问题与伊朗重新回到谈判桌前。这是自罗哈尼政府成立以来,各方首次“握手言和”。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磋商和磨合,各方就解决伊朗核问题的第一阶段措施达成一致。该临时协议于2014年4月以新框架协议的形式延期。在框架协议中,伊朗同意在15年内将低纯度浓缩铀的储量减少到300千克,纯度不超过3.67%。就美国而言,它需要逐步解除对伊朗的各方面制裁和封锁。

伊核问题改写政治版图 美伊30年“书剑恩仇录”

尽管谈判桌上充满了利益冲突、措施和妥协,充满了谈判者的言辞、机会和游戏,但和谈还是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今年6月30日,各方齐聚维也纳,进入就伊朗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的冲刺阶段。在随后的几天里,所有各方的代表举行了密集和“满负荷”的磋商。

最后,7月14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和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共同向全世界宣布,伊朗十多年的核谈判已经结束,伊朗三十多年的核问题终于达到了“双赢”的局面,这似乎让所有人都感到高兴。

尽管协议能否实施还有未知的变数,但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伊核问题改写政治版图 美伊30年“书剑恩仇录”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1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