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0字,读完约2分钟

朝鲜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干旱,整个国家都开始了支持农业的活动。作为一项传统,中国驻朝鲜大使李金军还带领使馆的一些外交官前往平壤郊区的中朝友谊之家寺庙合作农场支援农业。

参观农场周总理来过这里

对中国外交官来说,翟安农场是一个熟悉的地方,他们每年春播和秋收期间都会来这里支持农业。李金军大使一行受到农场管理委员会主任郑明哲的热烈欢迎。他们首先爬上俯瞰整个农场的高地。

翟安农场成立于1953年。1958年2月19日,周恩来总理在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陪同下参观了这个农场。次年,它被命名为“朝中友谊之家——寺庙合作农场”。该农场现占地600多公顷,已发展成为集水稻、大麦、蔬菜、果树种植、畜牧业和渔业于一体的综合农场,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据郑明哲介绍,该农场大约60%的粮食产量都交给了国家,其余的可以自己消费或在市场上出售。

朝鲜遇百年大旱 中国大使下田开插秧机支农

田间移栽,换鞋,用袖子打开移栽机

后来,李金军来到农田,穿上雨靴,卷起袖子,登上中方送给农场的插秧机,下到田里插秧。郑明哲说,前两位中国驻朝鲜大使曾用这台机器插秧,只有亲自驾驶插秧机,他们的行程才有意义。李金军还开玩笑说,他移植的农田在秋天会比其他农田有更好的收成。

朝鲜遇百年大旱 中国大使下田开插秧机支农

辛苦工作后,农场为使馆工作人员准备了新鲜的草莓、红薯和鱼干。在品尝农场硕果累累的同时,李金军与郑明哲就中朝两国在农业发展方面的进一步合作进行了认真交谈。临行前,李金军代表中国向农场赠送了化肥、插秧机和育秧盘。

朝鲜遇百年大旱 中国大使下田开插秧机支农

郑明哲还“发出了邀请”:当秋收季节到来时,我们一定要用大使种的地里收获的粮食做美味的米饭。

■背景

去年的干旱

今年更糟

朝鲜去年遭受了罕见的干旱,但今年的干旱不仅持续了,而且变得更加严重。朝鲜同志告诉记者,由于严重干旱,今年的移植时间与往年相比有所推迟。

每年春耕季节,朝鲜的所有单位都会吸引一些人去农村支持农业。今年,由于严重干旱,朝鲜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主要是从各个负责后勤保障的单位和其他非核心部门派出人员帮助农田工作。

这种支农时间通常持续一个月左右,甚至动员各大、中学的学生积极参与支农。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朝鲜遇百年大旱 中国大使下田开插秧机支农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