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6字,读完约3分钟
“他是当代德国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文学作品深刻影响了整个战后文学史。他的政治思想代表着‘德国良心’。”(德国《明镜》周刊)——当地时间13日,德国文学巨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逝世,享年87岁。在德国的吕贝克镇,他为自己的人生作品得出了一个成功的结论。

据德国《明镜》周刊13日报道,德国哥廷根斯特德出版社当天宣布了君特·格拉斯的死讯,并证实他死于感染。消息一出来,德国各大媒体就发表了长篇哀悼文章。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表示“非常悲痛”。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加布里埃尔说:“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作家和一位为民主与和平而战的战士。社会民主党向君特·格拉斯致敬。”许多德国网民在新闻网站上留言,称“德国又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时代先驱”,并希望“君特·格拉斯能安息”。

1927年10月16日,君特·格拉斯出生在但泽,一个波罗的海港口城市,现在位于波兰格但斯克。他的家庭位于一个工人聚居地,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杂货店,他的家庭并不富裕。杂货店的大多数顾客都很穷,经常赊账。小时候,他住在一个没有自己房间的两居室公寓里。他曾经说过:“我和姐姐把书和杂物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17岁时,格拉斯参军,先是加入炮兵部队,后来成为纳粹党的党卫军成员。这段历史伴随了他一生。从1948年到1952年,他成为一名石匠学徒,后来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雕塑和图形。入学前,他向学院介绍说,他只受过一点点教育,基本上是文盲。据《明镜》周刊报道,《铁皮鼓》的手稿中有许多德语拼写错误。1956年,他和妻子去了巴黎,并开始在那里写作。1959年,格拉斯的处女作《铁桶》问世。“铁桶”在全球取得了成功,迄今为止销量已经超过300万。它已经被翻译成24种语言,并被拍成电影。此后,他写了许多小说、戏剧、诗歌和散文,并于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0年,他出版了最后一本书《格林的话:爱的宣言》。

格拉斯积极参与政治,被视为德国的道德楷模。他反对战争,并要求德国彻底反省纳粹。然而,在2006年,他在自传中透露自己曾是党卫军成员,这引发了德国公众舆论的震惊。一些评论家说,“道德法官”实际上是“纳粹帮凶”,“格拉斯无疑是个伪君子”。2012年4月,格拉斯发表了一首名为《我们要说什么》的诗,称以色列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这再次让世界感到不知所措。他当时被指控为“反犹太人”,被以色列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被禁止进入该国。时任德国外交部长的威斯特威勒也写道,格拉斯的言论是“荒谬的”。

尽管存在争议,格拉斯仍然是德国文学的代表人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他的生活中,他很幽默,喜欢爵士乐。他还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和朋友一起表演。据格拉斯的朋友说,格拉斯非常喜欢烹饪和品尝红酒,但他对香烟上瘾。
中德文学研究协会主席李永萍1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在2013年4月参观了格拉斯的家。当时,他的肤色和精神状态还不错,但是他的呼吸系统有些问题,他不得不在说话的时候吸氧。为了方便活动,格拉斯的氧气管有几米长。他开玩笑说:“这是我的长鼻子。”。李永萍说:“玻璃实际上是一个著名的雕塑家。他给我们看了他的雕塑,并表示他特别希望他的作品能在中国展出。他作品中的许多插图也是他自己画的。当我去看他时,他正在为他的小说《狗年》做插图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诺贝尔奖获得者格拉斯逝世 被誉为德国良心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20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