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0字,读完约3分钟
5月19日,世界银行发布了《购买力平价与世界经济规模——2017年国际比较项目结果》报告。根据176个国家和地区提交的数据,2017年,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176个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19.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201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9.6万亿美元,略高于美国0.5%,居世界第一(176个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6.4%。
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国家统计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购买力平价方法来看,201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5.3%,排名世界第90位,比汇率方法落后11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Icp是国际比较项目的英文缩写,它是将以当地货币表示的全部经济活动转换为统一货币。长期以来,国际汇率法主要用于国际比较。然而,由于汇率主要反映国际贸易中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比率,因此没有考虑国家之间的价格水平差异;同时,汇率很容易受到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因此,当汇率发生较大变化时,国与国之间的比较结果将受到影响。
[/s2/它解决了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价格水平差异问题。
根据176个国家和地区提交的数据,世界银行估计,2017年,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176个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比用汇率法计算的79.7万亿美元高出50.0%。其中,有161个国家和地区的购买力平价gdp高于汇率gdp,占91.5%。
2017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德国、俄罗斯、英国、巴西、法国和印度尼西亚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10位。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60.7%。根据汇率法,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10位的国家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印度、巴西、意大利和加拿大。
与汇率法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购买力平价法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所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增长较快。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201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达到19.6万亿美元,略高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根据汇率法,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1万亿美元,占世界的15.2%,相当于美国的62.2%,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国家统计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国际比较方案在中国是一个探索性的国际统计合作项目。每个经济体的购买力平价值由区域执行机构和世界银行计算,购买力平价结果不是每个经济体的官方统计数据。中国的购买力平价并不代表中国的官方统计结果。
其次,购买力平价不能取代汇率。购买力平价是各经济体之间的综合价格比率,涵盖可交易和不可交易价格,而汇率仅涵盖可交易价格。因此,我们不能用购买力平价来代替汇率,也不能用购买力平价来判断一个国家的汇率应该升值还是贬值。
此外,根据购买力平价方法,2017年中国gdp排名世界第一,但根据这一计算,中国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明显的。根据世界各国政府接受的汇率方法,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世界第二位。此外,中国的购买力平价法人均消费支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也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点。因此,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s2/]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世行:按购买力平价,2017年中国GDP比美国高0.5%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2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