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0字,读完约5分钟
不仅有“汽车品牌”口罩,还有消毒水和护目镜...但它们可能暂时不会出售
中信经纬客户2月11日电(付)目前,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已经到位。已经成为急需的防护材料。为了缓解目前的局面,许多企业开始重建生产线,跨境生产配套医用材料。其中,汽车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如五菱的口罩、比亚迪的消毒剂、陕西汽车的护目镜...

汽车企业协助生产“防疫”医用材料
在很难找到“面具”之前,面具也成为各种汽车公司生产材料的首选。上汽通用五菱是第一家宣布加入口罩生产阵营的汽车公司。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用五菱”)表示,本月内将建成并投入使用12条口罩生产线,日生产能力预计将达到170多万条,以缓解广西医用材料的短缺。

随后,在2月8日,比亚迪宣布将迅速收集情报,分配资源设计和制造防护材料生产设备,并协助生产口罩和消毒剂。
比亚迪的“官方公告”海报
比亚迪表示,口罩和消毒剂预计将在2月17日左右大规模生产和运输。到本月底,口罩的生产能力将达到每天500万瓶,消毒剂的生产能力将达到每天5万瓶,直到疫情得到缓解和消除。
广州汽车集团也在同一天宣布,它正在研究建立一条口罩生产线。广汽表示,广汽集团正全力调动资源进行应急论证和研究,争取早日实施。这项工作将移交给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事业部,不影响汽车制造的主营业务。
除了口罩和消毒剂外,2月9日,陕西汽车控股宣布已完成生产护目镜所需的全部准备工作,成功组装护目镜样品,满足防疫要求,日组装能力超过3000只护目镜。
如何实现“跨境”?
汽车公司以什么方式改变医用材料的生产?通用五菱表示,其直接将上游供应商广西德福科技有限公司原有的2000平方米无尘生产车间改造为口罩生产线。据悉,该公司最初供应的隔音棉等汽车内饰,以及一些主要设备、原料聚丙烯、采购渠道和原料储存标准与口罩生产高度相似,经过适当改进后可适应口罩生产。

与通用五菱的联合供应商“跨境”不同,比亚迪通过增加新的业务范围改变了生产。
天空调查数据显示,2月7日,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发生了工商变更,其业务范围增加了“R&D,医疗器械和工业防护设备的生产和销售”。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发生了工商变化
2月5日,比亚迪的全资子公司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也改变了经营范围,增加了“R&D,消毒剂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信经纬客户采访时表示,口罩的生产仍在深圳宝龙工厂安排,协助生产消毒剂和口罩的业务单位是比亚迪中央研究院和九大电子商务集团。比亚迪拥有专业的R&D设备和技术团队,并拥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和稳定的上游原材料资源,在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准备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期间,不少企业改变了信息援助,在工商注册生产医用材料。根据天空调查数据,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3000多家企业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剂、体温计、医疗器械”等业务。
是否有生产资质?如何确保符合标准?
事实上,医用材料产品有严格的生产准入资格。此外,这种“改变生产”的企业生产口罩和其他医疗用品,如何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比亚迪仍在积极准备生产资质的审批和认证,政府也为稀缺材料开辟了“绿色通道”。该负责人强调,相关产品将严格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生产。
“目前,我们已获得相关政府许可,支持在可控范围内开通‘绿色通道’,完成资质验证、审批和认证,并将正常流程所需的43天缩短至20天以内。预计所有必要的手续可在3月前办理完毕。”通用五菱副总经理沈也在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刚刚进入公司的广州汽车集团表示,仍在掌握生产技术。广州汽车表示,为了尽快掌握防护口罩生产设备的成型、焊接、机械、电气等相关技术和生产工艺。2月7日,广州汽车零部件技术中心派几名党员和员工到东莞面罩生产设备制造商快宇达公司进行为期15天的学习。

这是待售的吗?[/s2/]
中信经纬记者在社交媒体上注意到,在比亚迪公布将生产口罩的消息后,一些网民开始显示“比亚迪正在生产口罩,已订购2万个。”许多比亚迪车主和其他人一样,也在期待比亚迪在车主开始销售口罩时是否会优先考虑他们,以缓解每个人的“口罩恐慌”。

对此,中信经纬记者对比亚迪公关部进行了核实,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比亚迪生产的口罩暂时不会出售,网上销售的消息都是假消息。“目前,口罩的需求量很大。比亚迪2月17日量产后,将主要由政府、医院、疫区和战略合作伙伴提供。我们正在积极增加生产能力,以满足未来更大的需求。”负责人说。

据悉,目前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供应商生产的第一批20万张口罩已成功下线,并将由上级统一调配。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有“汽车牌”口罩、消毒水……但或暂不对外销售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23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