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5字,读完约4分钟
据《经济信息日报》报道,今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情况。据了解,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直接组织的“十大国有企业改革试点”中,SASAC承担的八个试点项目已全面铺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中央企业92%以上的子公司进行了公司制改造,68%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造。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SASAC)表示,三个董事会建设试点进一步深化,董事会权力落实试点进一步扩大,将在宝武集团、SDIC和中广核开展。SDIC、中国郝彤等中央企业的二级企业将实行经理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拔的试点制度。投资运营公司拓展试点领域,新增神华集团、宝武集团、中国五矿集团、招商局集团、CCCC集团、保利集团等6家企业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诚通集团和中国国鑫进行试点。“两型公司”试点企业有10家。

据SASAC相关负责人介绍,并购重组试点以推进深度融合为重点,在原中国建材集团、中材集团、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国家核电等六家企业重组后形成的三家企业进行试点。信息披露试点项目已在中国电力投资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中国建设和中粮集团四家企业实施。在剥离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方面,“三供一业”的分离和转移已经从试点转变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在企业员工持股试点中,确定了10家试点中央企业的三级子公司名单。

会上,SASAC相关负责人也介绍了去产能的相关情况。据了解,截至10月底,中央煤炭企业已撤出53个煤矿,解决煤炭产能过剩3512万吨,完成率110.4%;31,380名工人被重新安置,完成率为89.2%。中央钢铁企业完成钢铁产能过剩解决1019万吨,完成率141.7%;29,679名员工被重新安置,完成率为111.3%,超过了钢铁行业产能解散的任务。以宝钢和宝钢集团前身武汉钢铁为例,通过有序撤回14台转炉、7台电炉和10台高炉,实现了1662万吨的产能削减目标,占中国粗钢计划产能削减总量的11%-17%。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SASAC)表示,中央企业的重组和整合不是简单地减少户数,也不是简单地搞大规模,而是要加强企业和国外的市场绩效质量,调整、优化、改造和升级产业(爱基、净值、信息),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具体而言,中央企业重组整合有三条路径:一是培育世界级企业,推进重组。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我国国力的客观需要,而结构调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第二,帮助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促进结构调整。中央企业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合作与整合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优势互补,尽快突破瓶颈,扩大有效高端供给,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第三,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效率,促进重组。推动产品结构相似、区域布局重叠、目标客户相同、发展同质的中心企业重组整合,可以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减少重复投资,降低运营成本。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推动中央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方面,主要措施之一是设立四个引导基金,即全国协会、郭彤、国创和国鑫。这四个基金的第二个词是合作创新,由航天科技、招商局集团、国家开发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牵头。基金总规模为4300亿元,首期超过1500亿元。国资委将推进基金运作与结构调整的整合和联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喜武表示,明年中央企业的数量将继续下降,特别是两位数。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国资委明确央企重组三大思路 央企数量将减少到两位数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27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