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5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8月28日晚中石化半年度报告的披露,国内三大石油巨头2016年上半年的所有“成绩单”都出现了。受国际油价低迷影响,中石化实现净利润192.5亿元,同比下降21.3%;中石油交出了最差的半年业绩,仅盈利5.28亿元,同比下降98%,中海油遭受了77亿元的巨额亏损。据《经济信息日报》统计,“三桶油”净利润总计120.78亿元,日均利润7000万元,较2015年同期日均利润3.6亿元大幅下降81%。然而,即便如此,他们的股息还是达到了157.42亿元。

2016年上半年,全球原油市场在1月底和2月初两次触底,国际油价12年来首次跌破30美元大关,但仍保持在25美元的关键心理价位。6月初,wti和布伦特原油均突破50美元大关,但复苏趋势有限,大多徘徊在50美元至51美元之间,最高未能突破53美元/桶。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三大石油巨头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尤其是中海油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勘探开发成本压力更大。根据财务报告,上半年中海油实现销售收入550.8亿元,同比下降28.5%,合并净利润-77.4亿元,同比下降152.5%,这是自2011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当然,这背后还有另一个原因:中海油在北美、欧洲和非洲的油田资产减值准备高达103.9亿元。

中国石油一度被称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是行业的领头羊,它守住了“利润”的红线,但它无法逃脱自2007年上市以来最糟糕的半年业绩。根据中国会计准则,今年上半年其营业额为7390.67亿元,同比下降15.8%,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仅为5.28亿元,这足以在过去两天的高油价时代赚回。

相比之下,拥有炼油和化工行业“金饭碗”的中石化就没那么惨了。根据财务报告,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国石化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792.2亿元,同比下降15.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5亿元,同比下降21.3%。其中,上游勘探开发事业部实现营业亏损219亿元,同比增长201亿元,但炼油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3亿元,达到326亿元,销售环节也稳步上升,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6亿元。

在交出如此令人沮丧的成绩单后,过去财大气粗的“三桶石油”不得不勒紧裤带过冬。中石油连续三年大幅缩减投资规模。今年上半年,资本支出为508.7亿元,公司全年计划资本支出为1920亿元,比2012年的历史最高水平低约46%。中石化上半年资本支出为134.74亿元,去年同期为235.08亿元。中海油宣布,今年将把资本支出控制在600亿元以下,并保持稳健的财务政策,增加控制成本。

然而,他们在支付股息方面并不吝啬。今年上半年,中海油每股亏损0.17元人民币,支付利息0.12港元(含税)。根据2016年6月30日发行的股票数量估计,股息约为45.79亿元。中国石油在保持45%派息率的基础上,增加中期特别股息0.02元/股,总股息38.99亿元。中石化支付每股0.079元人民币(含税),总计72.64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尼日利亚、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生产中断已导致全球石油市场恢复供过于求,分析师对今年下半年的油价走势并不乐观。
中海油董事长华阳认为,下半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油价进一步回升面临巨大阻力。
中石油副董事长兼总裁王东进也表示,预计今年下半年油价将继续在低位波动。然而,在第一季度的极低水平之后,今年下半年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估计为每桶45至50美元,2017至2018年将达到60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进一步达到60至80美元。“今年下半年,如果油价稳定在每桶50美元左右,我们将对上游业务的盈利能力充满信心。该公司在7月份实现了超过30亿元的营业利润。”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三桶油创上市以来最差业绩 上半年净利降八成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0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