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13字,读完约6分钟
北京,7月21日 被批评的城市“蜘蛛网”和道路“拉链”,将通过在贵州六盘水修建地下公共设施隧道来“治愈”。目前,六盘水地下综合隧道工程已完成投资约9.4亿元,竣工管廊近8.14公里。该项目建设处于中国地下综合隧道首批十个示范点的前列。

在中国首批试点城市中,六盘水公用隧道工程进展迅速
电力舱宽2米,里面有近20种电线支架,城市里所有的电力电缆都按不同的类别架设在上面。
在中国建设第二局修建的地下公用隧道现场,垂直布置的光伏管前自上而下布置有10kv电缆、电力光纤、光电、联通、移动、电信等标志。“今后,所有市政管线将按此顺序集中在这里。如果各种管道都有自己的家,就不必每天都挖路了。”六盘水市管廊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盖长义说。整个公用隧道建成后,将对所有管道进行统一管理和智能监控,以便监控中心随时了解各个地方的运行状态。通过设置特殊的通风口和检修口,可以实现管道廊道的安全运行和方便维护。据六盘水市管廊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苗占忠介绍,截至7月15日,六盘水市地下公用隧道已开工26.7公里,竣工管廊已建成8.14公里,投资9.4亿元,远远领先于全国首批地下公用隧道试点城市。

据了解,推进城市地下公用隧道建设,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道路拉链”和“空蜘蛛网”等问题,还可以充分利用空地下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满足民生需求,还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因此,201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六盘水、包头、沈阳等十个城市列为首批探索和推进城市地下公用隧道建设的地下公用隧道试点城市。

充分利用社会资本ppp模式破解六盘水公用隧道工程
工作人员介绍了这个项目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计算,地下公用隧道每公里造价约为1.2亿元,比同期四车道高速公路高出4000多万元。工程造价已成为推动管廊建设的主要障碍。面对这一困难,六盘水提出采用ppp模式,即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模式。经过反复论证建设方案,并考虑到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等实际需要,六盘水市决定试点实施总投资约29.94亿元的公用隧道。其资金来源分为三部分:一是中央政府专项补助资金9亿元;二、六盘水市住房投资公司代表市政府投资2亿元,占20%的股份,与中国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占80%的股份共同组建项目公司;三是项目公司从开发性金融机构融资11.24亿元。通过这种公私合作模式,大部分建设资金来自社会资本,项目完成后通过特许经营收回,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激活了社会资本,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合作模式。

中国建设第二工程局投资公司党委书记刘建波坦言,国家选择地处喀斯特地貌和地质条件下的六盘水作为试点,是为了寻找在类似地质条件下修建城市公用隧道的方法。六盘水穿越城市公用隧道的建设将最终实现供水、电力、通信、广播电视、中水、热力、燃气、雨水和污水管道的走廊入口,有效解决空道路拉链等城市疾病,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树立良好榜样。对此,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验出精品、示范样板”、“打造百年民生工程”的目标,这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争创全国第一、创精品、创名牌、提升市场信誉、实现全国市场逐点辐射的目标高度一致。

对于项目的互利共赢,六盘水市管廊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表示:“项目建设期为2015年至2017年,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28年。公司承担本项目规划建设范围内的投资、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任务,并有权向管道用户收取廊道租赁费、廊道物业管理费和政府可行性缺口补贴。并在经营期限届满后,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合作的权利。”

百年来,这条路的“拉链”和政府与企业共同建设民生的“看海”都将终结
中国建设第二工程局修建的六盘水地下公用隧道为三舱,包括动力舱、综合舱和天然气舱,是中国第一个在建的三舱管道廊道。
“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我们的项目建设速度和质量在中国首批地下综合设施隧道试点城市中名列前茅,这主要归功于六盘水市政府和中国建设第二局的共同努力。”苗占忠自豪地说,“仅今年上半年,就有70多个城市前来观摩学习。我们每周将接待来自两三个城市的观察小组。”

据报道,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在调查观浪项目时,将六盘水市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描述为“终生婚姻”。“ppp模式不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简单‘婚礼’。两人需要30年的时间来相互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所以这更像是‘婚姻’。”苗战分析说:对此,六盘水市住建局党委书记周雪峰表示赞同。周雪峰说:“为了支持工程建设,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协调小组,干部们在第一线处理问题。此外,政府还组织全体公务员集中学习ppp模式,强化专业知识。”

作为百年民生工程,公用隧道工程要求建设单位主体工程质量实现零缺陷,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不低于100年,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及相关验收标准,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为100%,达到优质工程优良等级,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这个项目的功能不同于终结城市道路的“拉链”和“蜘蛛网”。修建地下公用隧道对防洪也有积极意义。

城市下水道建设落后,雨季积水难以及时排出,导致“全城观海”的城市内涝问题。地下公用隧道作为保障城市运营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将改变这种状况。据悉,六盘水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将建设两条包含雨水和污水管道的管道走廊,包括虹桥路西段1.6公里的地下综合管沟和水西路西南段1.2公里的地下综合管沟。当大雨来临时,雨水会被路边的雨水栅集中,然后流入雨水井。具体的雨水井与管廊的雨水和污水管道相连,雨水集中到市政管网的指定排放点。上述两个地下管廊的建成可以有效提高该地区的整体防洪能力。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PPP模式破局六盘水综合管廊项目 马路拉链现象有望终结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2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