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61字,读完约7分钟
[观察]
“电梯的安全性类似于飞机。如果没有意外,那将是生死攸关的事情。2015年,中国发生了58起电梯事故,造成46人死亡。”
这是7月10日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召开的相关会议上,电梯协会主席李守林发布的数据。
许多问题不是质量差
与人们的普遍印象不同,电梯的安全问题不在电梯本身。
李守林肯定:“目前,中国是电梯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国家。去年,中国出口了79641部电梯,其质量和安全标准与欧盟一致,有些标准甚至高于欧盟。可以说,世界上90%以上最好的电梯都是中国制造的。”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过去的30年里,没有一个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像中国这样快,这直接推动了中国电梯制造业各项指标的跃升。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共有电梯425.96万部,电梯数量、年增量和年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根据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生产标准,电梯制造单位在零部件设计、材料采购、加工制造、组装调试、检验检测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安全技术规范和工艺标准。如果质量检查有缺陷,就不可能进入下一个工序或离开工厂。”。

合格的电梯有多安全?局外人看热闹,而鉴赏家看门口。电梯维护机构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么说吧,即使运行中所有的电缆都被切断,电梯也不会突然下降。因为它像汽车的手闸和脚闸,电梯的保险系统有更多的“脑闸、腿闸等”。,道路非常强大。”他认为电梯事故的悲剧不是由电梯质量缺陷造成的,而是主要在于安装和维护。

"电梯安全40%是制造的,60%是安装和维护的."四川绵州同利电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立说,这是电梯行业的行话。
主体责任不明确是一大灾难
一些电梯事故的结论报告表明,安装问题是电梯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去年,湖北省荆州市的一家购物中心发生了一起自动扶梯悲剧。事故调查组的专家李守林介绍说:“自动扶梯有三个踏板,正常情况下应该用钢架固定在一起。当整个自动扶梯放下时,是不可能掉下来的。但是,在安装过程中,甲方觉得将几块木板整理整齐更美观,所以安装人员将底块的安装空室放宽了15 mm,导致踏板松动,最终造成了“电梯吃人”的大灾难

据中国电梯协会专家介绍,关于电梯的安装、改造和维修,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22条明确规定,“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其委托的单位根据本法取得相应的许可后进行”,并要求制造商向客户提供全面的安全指导和监控。
换句话说,制造企业需要对生活电梯负责。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一些部委机构的合并和权责的调整,电梯安装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监督责任落到了质检部门身上。
然而,电梯出厂后,制造商将物权转让给开发商,开发商将物权转让给业主或物业公司,但二者之间的责任关系并不明确。
“质检部门重点是安装后的抽样检查。然而,由于知道如何做生意的专业人员人数有限,技术监督往往不够。”李守林表示,如果深圳人均监管特种设备数量达到3447台,维修质量监管部门检查的电梯数量不足10%,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易损件的及时更换。

主要责任不明,监管力度跟不上。如果出了问题,很难确定第一责任人。谁将被追究责任并受到惩罚?有业内人士提出“回程应由厂家直接安装和维护,以保证电梯终身安全运行”。
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第一,制造商没有被明确赋予法定的监督和处罚的权利和义务;其次,让制造商垄断售后维修市场,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今后哪个部门监管更实际,李守林认为,“无论如何,这种行政体制不能再继续下去了。”经过深入调查,有必要全面设计和构建管理体系。
许多电梯专家已经达成共识,无论有多困难,政府都必须承担主要责任。特别是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旧电梯大修改造的高峰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这就要求比常规维修更大的资金保障,更全面的考虑,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避免弥补。

低成本维护导致恶性循环
在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实际上已经足够具体,例如,“电梯每15天至少要进行一次清洗、润滑、调整和检查”,“电梯使用管理和维护规则”以附表的形式规定了不同类型电梯的维护项目和要求。
然而,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这些要求实际上并不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一般来说,电梯维护是由建筑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寻找合格的电梯维护机构。但是不管你问谁,都要涉及维护费用。追求低成本往往导致维修市场的恶性竞争。在一些地方,电梯维护的市场价格大约是一个月120元,一年不到1500元,低于政府收取的年检费用。这远远不是及时的维护,更换磨损零件的当务之急将会持续下去,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四川绵州通力电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立举了一个物业公司维修电梯的例子:“业主经常拖欠物业费;当物业费被收取时,物业公司就不能做专项资金。挪用电梯费是常见的,它可以省钱,甚至可以找到合格的个人来帮助他们走过场。如果你给更少的钱,维修单位将有更少的官员,减少维修时间,只处理紧急维修,甚至伪造维修记录。这些都增加了使用电梯的风险。”

李守林建议,可以发挥社会信用信息系统的作用,在恶性竞争中淘汰维修单位,这样被淘汰的维修单位将失去投标资格。同时,要对影响城市安全、造成电梯事故的责任单位进行重罚,追究其刑事责任。物业部门必须有固定的电梯维护费,并保证专款专用。

据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在研究制定《机电专用设备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许可规则》(征求意见稿),这将大大提高电梯维修行业的准入门槛,最低C级资质还要求每年维修电梯数量达到500台。
电梯安全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电梯安全也关系到生活中使用电梯的每个人。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军认为,由于对电梯规范使用的宣传力度不够,由乘客使用不当造成的事故也应该引起重视。
“有些人在地铁的自动扶梯上携带超重的尖锐物体,造成物体被卡住的事故;一些年轻人在电梯门口玩耍,不小心撞上了电梯天井;儿童在电梯安全按钮上小便,导致线路问题停止;其他人在电梯门即将关闭时强行冲进电梯,用手和脚做危险动作阻止电梯关闭;当电梯因故障停在高层时,电梯门被迫打开,导致坠落事故……”这些无知行为所带来的血腥教训需要认真反思和广泛宣传,以形成公众安全乘坐电梯和维护监管的意识。

此外,质量最好的电梯也将面临设备部件老化和功能退化。中国的许多电梯已经使用了近15年,它们需要资金保证来进行定期维护或更换关键部件。一些知识分子表示,除了政府和相关企业,作为业主按时缴纳物业费不仅是履行公民义务,也是对自己和社会负责。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电梯安全之患藏在哪儿?低价保养导致恶性循环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2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