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6字,读完约4分钟

中新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庞无极)北京二手房销售中介公司张海最近觉得生意清淡了许多:“6月份我带了四个客户去看房子,还没有卖出一套房子。”这与他今年前几个月的忙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3月份最忙的时候,张海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从早到晚忙于看房和签合同。

差别化调控 中国力保楼市稳健

张海认为市场“疲软”,这是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热”的一个缩影。随着南京、苏州、上海、深圳等地相继收紧楼市调控,春节过后,席卷一、二线楼市的“涨价拆屋”浪潮逐渐降温,躁动不安的楼市开始企稳。

根据官方数据,5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价格涨幅放缓,一、二、三线城市的价格涨幅全面收窄。观察人士指出,从目前“走出低谷——加速升温——减缓上升趋势”的过程来看,一套“以中央政府主管宏观、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差异化调控政策”正在逐步完善。

差别化调控 中国力保楼市稳健

去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指出要化解房地产存量,促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同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化解房地产库存”确定为2016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今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

差别化调控 中国力保楼市稳健

半年多之后,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一系列有助于消化库存的政策相继出台。温暖的政策温暖了房地产市场,三线城市的巨额库存终于有所松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库存已经连续几个月下降。

当一系列政策出台时,他们有意避开库存问题很少的一线城市,而预期转向等因素使得一线和二线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销售繁荣、价格和成交量不断上升的局面。

至于部分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一位智库专家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指出,问题不在于“去库存化”,本轮部分房地产市场大幅上涨的根源不在于房地产政策本身。据这位专家称,事实上,房地产市场真正过热的地区只有几个城市,大多数地方仍在与高库存作斗争。然而,一些地区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关键背景在于货币过度和实体经济吸收资金的能力不足。加拿大一、二线热点城市土地供应少,地价高,在房地产市场政策回暖的信号注入后,导致大量资金流入这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

差别化调控 中国力保楼市稳健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开始主动行动,在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中发挥了“主体”的作用。过热地区自发地为房地产市场“降温”,政策也“微调”。自3月底以来,苏州、上海、深圳、南京、廊坊等地相继加入了“消防队”阵营,限制性政策像疾风骤雨一样落到了中国楼市最热的地区。例如,苏州对商品房实行限价;上海和深圳提高首付比例和限购门槛;河北省廊坊市发布文件,限制在北京周边购买三河、大厂、香河和固安。房地产市场开始平静下来。

差别化调控 中国力保楼市稳健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许多一线和二线城市担心房价过度上涨,并开始出台限制性措施。房地产价格在未来一年不会像过去一年那样上涨。中国人“买高不买低”。房地产价格稳定后,交易量也会放缓。

有必要去库存和虚拟火。看似矛盾的政策要求源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一方面,房地产涉及几十个下游产业,是实体经济的“稳定器”;另一方面,房地产还涉及数万亿人民币贷款,这是金融稳定的安全阀。然而,房地产过热的资本吸附效应导致了“实体经济不降温,就会被挤压”。

差别化调控 中国力保楼市稳健

在这种情况下,“泼冷水”和“吹暖风”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城市。例如,沈阳、长沙等城市的库存压力仍然很大,政府通过增加贷款额度和财政补贴来刺激需求释放和鼓励库存消化。这使得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首次并存,房地产市场政策真正走上了差别调控的道路。

差别化调控 中国力保楼市稳健

"房地产市场又冷又热."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在接受中国新闻社采访时表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就是要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结束)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差别化调控 中国力保楼市稳健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