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6字,读完约4分钟
指南
根据《意见》,到2020年,东北地区将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巨大成就,在此基础上,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面振兴,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
本报记者丁军实习生赵凯报道
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根据《意见》,到2020年,东北地区将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巨大成就,在此基础上,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面振兴,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
13年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再次发布了《关于促进东北崛起的意见》。
此前,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此后,在2009年和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促进东北振兴的政策。
目前,东北经济仍面临巨大下行压力。2015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7%、6.5%和3%。
黑龙江省当代中俄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宋奎高认为,东北地区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和后发优势,只要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东北经济就有希望。
振兴东北新战略
2003年《关于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和优化第二产业”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任务。
新颁布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将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巨大成就。
其中,行业正向中高端水平迈进,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的转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此基础上,再过10年左右,东北将全面振兴,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原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及R&D基地。
根据《意见》,10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足;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不够;意识形态概念还不够解放。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东北经济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没有明显改善。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所综合研究所所长易宝忠认为,中国东北经济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去的工业集中在原材料和能源等重工业领域。当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时,它会迅速发展,但当经济下降时,它会受到很大影响。
此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比重也很大。“下一步,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股份制改革增强经济活力。”衣服保证说。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意见》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增强企业内部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使之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支撑力量。

形成与市场完全连接的新机制
解决东北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有赖于全面深化改革。
《意见》指出,下一步要在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做出具体安排。
加快形成与市场充分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新机制;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同步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导向和支撑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让人们有更多的成就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区域专家徐凤仙认为,东北目前需要留住人才,培育一些新的产业发展。例如,资源型产业应该做好深加工,同时培育一些新的产业。
过去,由于煤、油、钢价格下跌,东北国有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亏损严重,使得东北三省财政收入明显下降。
但是,很多专家认为东北重工业的发展优势应该保持,因为这个地区有国家和全球对产品的需求,关键是如何发展。
易宝忠认为,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和化学工业需要通过新的流程进行改造,以恢复其活力。
“你不能对东北经济过于悲观。关键是深化改革,使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他说。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出台 2030年成重要经济支撑带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7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