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2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和推进中央企业增效升级工作。业内专家认为,这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总体规划相关细则正式落地。

李克强在会上肯定了中央企业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今后两年,要着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加强创新,改善供给,提高效率。

"效率的提高不仅是一个利润指标,也是一个社会和政治效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喜亮在接受中国新闻社采访时表示,支持社会保障以确保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减轻社会压力,以及支持“一带一路”战略也应该属于提高效率的内容。简单地追求当前的利润指数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新的问题。

中国官方敦促央企增效升级 遏制产能过剩

除了提高供求层面的效率外,同日举行的执行会议也强调提高管理效率。

会议指出,要开展“成本控制、效益否决”专项行动,清理库存和应收账款,大幅度降低非生产性支出,降低管理水平,实行工资与效益挂钩,加强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履行提高质量和效率的职责。经理的试点市场选择。

国家行政学院的研究员张春晓告诉记者,所有的企业都有管理成本的问题。就中央企业而言,其行政色彩浓厚,对市场的反应相对缓慢,中间管理链效率低下。会议要求中央企业的行政色彩逐渐淡化。

“适应当前市场变化、优化管理链的最有效途径是完善自身管理体系,降低自身管理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例如,张春晓说,整合企业中的非生产部门,整合管理者的职能,调整管理框架,都是降低管理成本的有效途径。

中国官方敦促央企增效升级 遏制产能过剩

作为这次中央企业增效升级部署的重点,李克强特别强调,要加强分类指导,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标准、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要关闭或剥离重组企业。

会议指出,对亏损三年以上、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将通过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进行“清理”,对“僵尸企业”进行清理和处置。到2017年底,经营性亏损企业的亏损将实现。显著下降;加快非主业退出,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投资,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集中。

中国官方敦促央企增效升级 遏制产能过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辉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与产能过剩有关,产能过剩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慢性病。“中国有大量的中央企业分布在重化工业,在钢铁,冶金和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

根据公开数据,中国的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尽管中国今年削减了5000万吨钢铁产能,但它仅占国内总产能的4%。

上述专家认为,国有资本应更多地投资于国家安全、生命线和高端领域,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目前,产能过剩和利润损失的行业不应再属于中央企业分布的领域。

黄群辉把抑制产能过剩的官方措施称为“一举三得”,指出了产能过剩、利润损失和国有企业新的战略布局三大问题。

会议还指出,要加快混合所有制等改革,取消企业的社会职能;创新政策支持,推动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处置政策,加大产能过剩行业坏账核销力度。

当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十二五”规划即将结束。专家普遍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应在提高效率和降低产能方面进一步深化,以更好地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作用。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中国官方敦促央企增效升级 遏制产能过剩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