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1字,读完约2分钟
目前,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解决难题、抽离村庄的冲刺阶段。特别是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贫困程度较深,扶贫成本较高,脱贫难度较大。要实现到2020年使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的既定目标,时间非常紧迫,任务相当艰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精确”这个词,并为此而努力。为此,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努力:

理解贫困基础是基础。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确定贫困线的标准。在自我申报的基础上,经济核算要认真、清晰、准确,真正贫困的人口要包括在内,不合格的人口要排除在外。根据家庭贫困的原因,要分类建档立卷,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做好扶贫基础数据保障工作。

创新扶贫是关键。对于全乡贫困人口,应从当地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贫困户人口结构的特点,要把精准扶贫与农村创业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贫困群体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技能,提高专业科技含量,依靠科技增强“造血”功能。对于那些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搬迁意愿强烈的乡镇,将实施整体迁移。同时,所有完全或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贫困人口都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动员社会力量是有帮助的。鼓励和引导优势农民率先组织贫困家庭积极参与合作组织。在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小微企业,发挥其商业合作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农民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企业在扶贫方面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多的途径和更大的灵活性,因此应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我们将继续选派优秀干部和科技人员到农村工作,直接帮助他们。将先进理念和实用技术传播到农村和家庭,加强科技在扶贫中的支撑作用。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带领农村青年妇女,积极参与扶贫。

加强组织领导是保证。制定计划实施细则,实行目标责任制,以精确识别、精确援助、精确管理、精确验收的扶贫方式加强目标考核,并对扶贫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跟踪成效和问责。政府动员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扶贫任务,领导带头,合理布局,制定精确政策,全力以赴。广泛团结全社会力量投资扶贫开发,突出重点,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好消除贫困攻坚战。(全国政协委员王二虎)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王二虎:精准扶贫贵在精准施策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46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