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45字,读完约6分钟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陈明宇]台湾“国家历史博物馆”新修订的档案史料及文物查询系统将于5日投入使用。第一批5万份“蒋中正主席档案馆”(俗称“大溪档案馆”)的文件将在网上开放,但mainland China、港、澳人民无权申请查阅档案。

台“国史馆”将大批档案放上网 禁大陆人阅览“蒋档”

据台湾《联合报》4日报道,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吴米查3日透露,去年12月份共检查了26万份“蒋中正总统档案”。今年1月,在最后一批检查结果送至当局解密后,未来每个月底将有5万份档案上网,预计到4月底将有26万份档案全部上网。他说,除了一些私人照片和信件,由于版权和其他因素,需要在图书馆阅读,其他可以在互联网上阅读的各行各业。然而,“国家历史博物馆”也透露,蒋介石档案中的1300多份“党务”文件仍然无法上网,人们必须亲自阅读、复印或复印。

台“国史馆”将大批档案放上网 禁大陆人阅览“蒋档”

关于获取历史资料的争议已经成为焦点。台湾“国家历史博物馆”从去年8月1日开始实施“档案馆藏史料开放应用要点”。根据这一“关键点”,没有台湾公民身份的香港、澳门和中国大陆居民将被限制阅读国家历史博物馆的档案。由于这是民进党上台后采取的新措施,这一宣布立即引发了政治联想和争议。在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吴米莎多次提到,限制大陆、香港、澳门地区的人在图书馆查阅历史资料,是基于台湾《政府信息公开法》第九条的规定,即“具有中华民国国籍、在中华民国境内居住的公民及其法人和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向政府机关申请提供政府信息。”至于已经上线的数字文件,吴米莎说:“我们已经向全世界提供了无国界服务,电脑并没有具体区分他是来自香港、澳门还是美国,因为这些服务已经上线了。”然而,根据“开放的关键点”,“平等互惠的外国人”可以去“国家历史博物馆”获取信息。台湾“王保”4日表示,根据“司法部”的解释,大陆、香港、澳门无权申请的人,可以在所谓“平等互惠”的精神下,以“请求”的方式提出申请,但方式是“逐案审查、非个案规定”。根据《自由时报》,大陆、香港和澳门的人可以在网上阅读,但是根据法律,他们不能去博物馆申请复制。

台“国史馆”将大批档案放上网 禁大陆人阅览“蒋档”

世信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李认为,限制大陆、港澳学者查阅史料是一种有针对性、有目的、带有歧视性的做法,它排斥特定领域的人使用信息或进行学术研究,扼杀学术自由。国民党立法委员林维周说,就两个蒋介石的档案而言,大部分都已超过30岁,既不是一般的“政府机密”,也没有到解密的地步。此外,蒋介石已经去世,有关档案根本不适用《个人资料保护法》的限制。国民党“立委”谢圣陈直言“一切在中国必须反击”,对“国家历史博物馆”的严格处理,不可避免地使外界感到“过度政治化”。在这个问题上,大陆的台湾事务办公室曾经说过,“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地看到这件事背后的政治因素。”。早在2016年8月,大陆台湾事务办公室就发布新闻稿称,大陆第二历史档案馆一如既往地欢迎台湾同胞参观档案馆。

台“国史馆”将大批档案放上网 禁大陆人阅览“蒋档”

据报道,台湾“国家历史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料档案,其蒋介石档案被誉为研究抗日战争历史的“东方明珠”,也是“市政厅的瑰宝”。内容包括蒋介石反对重大决策和交办事项的书信、电报、诏书,以及“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战略、各方往来书信、电报等文件,照片23万张。1949年,所有这些档案从南京运到上海,同年5月,它们与存放在中央银行的黄金一起,由专用船运到台湾。最初由台湾银行管理,后移至桃园大溪镇头寮酒店存放。1979年,它被搬到台北阳明山的阳明书店。1995年初,它被移交给新店的国家历史博物馆。这些蒋介石档案曾保存在桃园大溪镇,历史学家称之为“大溪档案”。据吴密查,《江党》共分11个系列,共31万份档案,其中包括《江氏宗谱》、《家书》、《器物》等5个系列。因为它不涉及保密,数据一直在线,甚至有些已经作为书籍出版;其余六个系列,如“革命文献”、“特别文献”和“特别档案”,共26万件,将很快开放。

台“国史馆”将大批档案放上网 禁大陆人阅览“蒋档”

档案中不乏敏感内容。《人民日报》4日报道,蒋介石于1949年1月给台湾总统陈诚写了一封电报,称“台湾是我国唯一的托管地”,而绿色阵营则宣称“台湾不属于中华民国”。吴米查说,当时蒋介石还没有到台湾,认为陈诚提到的台湾地位不准确,所以写信告诉他不能这样说。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此前强调,台湾的恢复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结果,任何力量都不能分割两岸同胞。

台“国史馆”将大批档案放上网 禁大陆人阅览“蒋档”

[之前的相关新闻]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蔡馆欢迎台湾同胞来馆查阅档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香港中国评级协会8月10日的报道,鉴于台湾“国家历史博物馆”最近修改了文件检索规则,mainland China、香港和澳门的学者今后将无法申请文件检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第二历史博物馆”)负责人近日接受了香港中国评级协会的专访,明确表示第二历史博物馆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台湾同胞来馆查阅档案。

台“国史馆”将大批档案放上网 禁大陆人阅览“蒋档”

据负责人介绍,第二历史博物馆是中央级国家档案馆,馆藏容量超过231万册。自1984年4月第二历史博物馆向台湾同胞开放以来,与台湾的档案文化交流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多年来,第二历史博物馆接待了包括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新党主席俞敏洪在内的台湾各界人士200余人,以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历史研究所档案馆、国民党中央党史博物馆、国立政治大学、台湾大学等著名档案收藏机构和学者。台湾的“国家历史博物馆”以各种名义查阅档案,从馆长到普通职员不一而足。

台“国史馆”将大批档案放上网 禁大陆人阅览“蒋档”

此外,第二历史博物馆继续开展两岸档案交流与合作项目。包括与台湾有关方面的司法案卷交换项目;与台湾政法大学交换校史档案;在台北举办“孙中山档案专题展”,在南京举办首届海峡两岸档案数字化学术研讨会。

20多年来,第二历史博物馆的档案一直对台湾同胞开放,两岸档案文化交流从未中断。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台湾同胞都可以享受到与大陆居民一样便捷周到的服务。今后,第二历史博物馆仍将热情欢迎台湾同胞前来检索档案,希望与保存中华民国档案的台湾机构、组织和个人“共享史料、书写史书”,进一步促进两岸在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台“国史馆”将大批档案放上网 禁大陆人阅览“蒋档”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台“国史馆”将大批档案放上网 禁大陆人阅览“蒋档”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