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3字,读完约3分钟

梵蒂冈第二号人物帕洛林发表了题为“我非常希望和期待梵蒂冈与中国大陆关系的新发展和新气象”的讲话,再次引发了关于台梵“外交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的讨论。一些台湾媒体直言不讳地表示,蔡英文当局应该关注的信息仍在两岸关系中。

梵蒂冈向大陆示好 台湾焦虑“邦交”是否生变

梵蒂冈和中国大陆最近互相呼喊,释放改善关系的善意。8月27日,第二号帕洛林表示,梵蒂冈希望改善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双边关系的升温将惠及整个世界。就在2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中方一贯真诚改善中梵关系,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中方愿与梵方共同努力,继续开展建设性对话。

梵蒂冈向大陆示好 台湾焦虑“邦交”是否生变

这引起了台湾当局的焦虑。《联合晚报》30日称,台湾“副总统”陈建仁原定于9月2日访问梵蒂冈,但梵蒂冈与大陆建交的消息再次被转述,“国家安全”和“外交”系统近日密切关注着大陆与梵蒂冈的互动。陈建仁之行被视为“巩固国家之行”。台湾“外交部”30日表示,台湾与教廷的友谊源远流长。多年来,双方高层和重要官员频繁互访,“掌握了罗马教廷和中国大陆之间的对话及相关情况,并不断密切关注相关事态发展”。一些党政官员表示,从目前掌握的相关信息来看,从教廷的立场来看,改善与大陆的关系是为了照顾大陆天主教徒的权益。“到目前为止,仍然可以肯定的是,我和梵蒂冈的关系非常稳定...你不必害怕自己。如果你们很快分手,副总统还会走吗?”将访问陈建仁的台湾“外交部副部长”吴志忠表示,如果梵蒂冈能够找到一个台湾和大陆都能认同的模式,那将是一个三赢的局面,但如果梵蒂冈和中国大陆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并“断绝外交关系”,那将是一个三输的局面,因为梵蒂冈不再能够照顾台湾的基督徒,台湾失去了它的“外交关系”,而大陆成为一个压制台湾的国家。据了解,台湾于1942年与梵蒂冈建立外交关系,而马其顿断绝外交关系后,梵蒂冈成为台湾在欧洲唯一的“外交国家”。

梵蒂冈向大陆示好 台湾焦虑“邦交”是否生变

据《联合晚报》30日分析,自1987年与北京恢复对话以来,与大陆关系正常化一直是教廷的一贯政策,中国与梵蒂冈建交的传闻在过去29年中从未停止过。1999年,罗马教廷国务卿须田向大陆大声疾呼,一旦大陆同意,罗马教廷将把其大使馆从台北迁至北京,并强调“是今晚,而不是明天”。新教皇弗朗西斯上任后,他任命“了解中国”的红衣主教帕洛林为国务卿。去年9月,他说:“在我看来,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和许多造福人类的机会的伟大国家成为朋友将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文章说,大陆与梵蒂冈的关系能否破裂不是台湾的主观意愿,而是教廷坚持的任命主教的权利;虽然“中国和梵蒂冈不可能一步建立外交关系;但是我在非洲、南太平洋和中南美洲的其他朋友,一旦中国开始,它就突然解体了。如果拒绝“九二共识”的蔡政府不能与对方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不能妥善利用有效的资源巩固与外交国家的关系,外交挑战将是无穷无尽的。”。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梵蒂冈向大陆示好 台湾焦虑“邦交”是否生变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