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9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香港《大公报》的报道,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日益紧密。如果本地青少年能亲身体验内地工作场所的真实情况,将有助提升他们在香港的就业竞争力。今年夏天,民政事务局资助了约3700名香港青年赴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实习,三名学生代表分享了他们的实习经历。一些学生表示,他们在内地的实习经历让他们对内地有了更深的了解,而香港公司也更喜欢了解中国市场的年轻人。

图片:Mainland China青年实习资助计划学生代表分享经验。左起,马可·冯、、张迪伦《大公报》记者孙玲绮合影
刚从香港浸会大学毕业的马可现在在香港的一家it公司工作。今年4月,当他收到公司的录取通知书时,他担心自己不能参加内地的实习计划。然而,在听说他要去北京实习后,面试官鼓励他先去实习。“他(面试官)马上说你应该参加一个实习小组,而不是直接来我们公司工作。”马可说公司在大陆有分公司,所以需要一些有大陆生活经验的人。

国家博物馆实习六周
马可说,他以为为期六周的实习只是在国家博物馆外事办公室做一些文案工作,但他没想到会“有危险”,因为他知道如何说法语,并被安排接待法国卢浮宫的外事人员。“公司对我很有信心,直接把这份工作交给了我。我非常感谢这种信任。”

他回忆说,同一天,他和外国客人一起乘地铁,从酒店去了博物馆。因为他在法国做了一年的交换生,所以他和对方谈论了北京地铁和巴黎地铁的区别。当他到达现场时,他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接待工作,但他没想到对方知道场地的大小和安保工作的细节。幸运的是,一位同事帮助回答了问题,因此他“避免了危险”。

促进香港青年亲身认识祖国
国家博物馆还安排实习生去沈阳博物馆进行为期三天两夜的参观学习,发现当地的文化设施质量很高。马可说,人生的信条是“眼见为实”。近年来,香港部分青少年对内地有负面情绪。他希望香港的年青人能亲身感受,然后作出判断,以免过于片面。

伦敦政经大学法律系大一新生冯作为“2016年海外香港学生内地法律专业实习计划”的一员,赴北京金木律师事务所实习5周,工作内容包括协助律师起草建议书,从而接触到内地和欧美的反垄断法规。她说,除了日常工作,她还有机会访问司法部和最高法院,了解中国近年来的司法改革。

实习项目涵盖17个行业
恒生管理学院大三学生张迪伦选择了去上海。“小时候,我爸爸在深圳工作,我家搬到了深圳。我知道香港与内地经常有贸易往来,我希望透过实习机会,了解更多内地的商业差异和市场知识。”他学习市场营销,并选择在中国移动市场部实习。他说,他的手绘效果图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一些想法被写进了最终的效果图中,这让他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

自2014年起,民政事务局和青年事务委员会推出"内地青年实习资助计划",资助18至29岁的香港青年前往北京、上海、四川、南京等地进行为期4至6周的实习。实习名额从2014年的6个主要地区增加到今年的12个主要地区,行业数量也从8个增加到17个。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港企鼓励青年内地实习后聘用 偏爱有见识的年轻人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54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