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1字,读完约3分钟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访问香港,并发出信息,要求香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增强自身优势和竞争力,这在香港社会引起了积极的反响。香港各界人士表示,香港要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双重优势,卸下政治包袱,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加强与内地的合作,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不断壮大经济实力。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昨日发表博客,引述张德江“先有月亮,后有水塔”的说法,指出香港过去曾在国民经济快速起飞中扮演特殊角色,并从中获益良多。国民经济的升级改造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给香港带来新的机遇。如果我们能够灵活合作,善用香港的独特优势,我们一定会为香港未来的发展找到新的动力。曾俊华还批评香港的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内地”,无视香港发展的历史现实和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他指出,香港继续加强与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不断扩大经济实力、建立更大市场、继续“做大蛋糕”的最佳途径。

张德江在早些时候的讲话中特别提到了香港的发展优势,表明了香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曾俊华特别注意三点:第一,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利用其优良的法治传统,在亚太地区建立国际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为“一带一路”提供法律和仲裁服务;二是利用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定位,作为“一带一路”项目的融资平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第三,它在人文方面有优势。香港可以通过文化、教育、娱乐和宗教网络保持其国际地位,甚至帮助扩大“一带一路”的文化和经济网络。

香港的建造业不乏优势
曾俊华还强调,香港应继续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发挥独特作用,抓住由此带来的发展机遇。然而,香港能否维持一个有效的制度,保护其传统优势,有赖于“一国两制”的落实,这也是保持其优势和特色的唯一途径。如果稍有不慎,香港未来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失去最稳定的依靠。

尼泊尔去年发生了大地震,但由香港展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监管的尼泊尔国家武警学院却完好无损。张德江以此为例,鼓励香港建筑专业服务机构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该公司负责人吴建韶在接受《大公报》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的建设可以给建筑业带来发展机遇,而香港最大的优势就是国际化和灵活性,因为香港的建筑业过去参与过很多国外的建设,如澳门、内地、东南亚甚至中东,经验丰富,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环境。项目管理和设计是香港专业人士的强项。他建议政府担当沟通的桥梁,提供适当的政策支持,协助业界把握“一带一路”的机遇。

在接受《大公报》独家采访时,20多年前率先在丝绸之路上发展旅游业的全国人大代表王明刚表示,希望年轻人放眼世界,了解“一带一路”的含义,展望自己的未来:“必须丰富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才能树立信心。”不要太听别人的,先充实自己。然而,如果你今天没有看到或经历过,那么不加区别地回应是不合逻辑的(一带一路)。”

我希望政府能带头
此外,最近几天,许多政党和协会针对张德江访问香港时的讲话发表声明或举行记者招待会。民建联表示,张德江在“一带一路”峰会论坛上的主旨发言,不仅表达了中央政府对相关政策的重视,也表达了支持香港经济的意愿。香港必须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NLD希望政府能够带头,让港商有更多机会参与“一带一路”的发展。广东省同乡会呼吁社会各界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搁置政治纠纷,团结和谐,促进经济发展。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听张德江良言抓"一带一路"机遇 港各界促聚焦经济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61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