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72字,读完约8分钟
今天(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这是台湾执政党的又一轮轮换。今天,一个长期困扰两岸关系发展方向的问题终于要揭晓了——她的就职演说会回应“九二共识”吗?
有人说,蔡英文上台后的两岸关系不比陈水扁差,也不比才真旺姆马英九好。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郑钧不妨带你回到台湾历任“总统”的就职演说中。关于两岸政策有哪些不同的论述?或许我们可以看到两岸关系走向的历史脉络,比较一下蔡英文上台后两岸的温暖与温暖。
李登辉在1996年5月20日的就职演说:“管理大台湾,建立新中原”陈水扁在2000年5月20日的演说:“台湾站起来”,2004年5月20日的演说:“为可持续的台湾打下基础”,2008年5月20日的才真旺姆-全的演说:“人民起来,台湾是新的生命”,以及2012年5月20日的演说:“坚持理想,与改革一起努力”

台湾三代三派领导人的这些纲领性讲话,在主张台湾民主成就、主张两岸正视现实、求同存异、和平平等发展两岸关系等议题、内容和主张上,实际上是一致的。然而,从两岸关系的具体表现来看,有许多不同之处。
“总统”直选后,台湾出现了四位领导人
李登辉在1996年的演讲中六次提到“统一”
你绝对想不到,现在郑重否定“九二共识”,坚持“台独”的李登辉,跟当年的李登辉有很大的不同。
1990年5月20日,当台湾还没有直接选举产生总统的时候,李登辉在台北发表了他的就职演说,说“台湾和大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所有的中国人都是血脉相连的同胞”,“中国的统一和繁荣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符合两岸人民的共识。

在谈到与大陆的关系时,李登辉说“他愿意在两岸之间建立平等的沟通渠道,全面开放学术、文化、经济、贸易和科技交流”,但他一再提出不可能的先决条件,要求大陆改变其政治和经济制度,承诺不使用武力,“不阻挠”台湾当局“发展对外关系”。

1996年,李登辉作为台湾第一位民选“总统”,在他题为“管理大台湾,建立新中原”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会受到谈判的威胁,但我们绝不会害怕谈判。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对话和沟通,两岸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国家。台湾海峡两岸不存在民族和文化认同问题,只有制度和生活方式的争议。在这里,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采取所谓的“台独”路线。40多年来,台湾海峡两岸因历史因素而隔海相望是事实;然而,台湾海峡两岸都追求国家统一,这也是事实。

这篇就职演说的全文后来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特别是李登辉六次提到“统一”,六次提到“中华民族”,九次声称自己是“中国人”。与“比日本人更日本化”的岩间正弘相比,它让人哭泣。
李登辉和蒋经国
阿扁和他的“篝火外交”
蔡英文执政团队中的许多人曾在陈水扁政府工作,该政府被称为边辉·朝。蔡英文和陈水扁都是民进党成员,在处理两岸关系上有很多地方可以比较。
1999年,李登辉提出海峡两岸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两国理论)。2000年,“台湾之子”陈水扁当选,台湾实现了第一次政党轮替。
陈水扁在2000年5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对两岸关系大声疾呼:“两岸政府和人民如果能多沟通,坚持‘善意和解、积极合作、永久和平’的原则,尊重人民的自由意志,排除不必要的障碍,两岸必将为亚太地区的繁荣稳定作出巨大贡献。”虽然是在自由意志和各种原则的框架下,但仍希望双方有更多的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2000年,陈水扁在他的就职演说《台湾站起来迎接向上发展的新时代》中说,我深刻理解作为中华民国的第十任“总统”,我应该遵守宪法,维护国家的主权、尊严和安全,保障全体人民的福祉。因此,只要中国共产党无意对台湾使用武力,我保证在我的任期内,我不会宣布独立,不改变国家的名称,不推动将两个国家的理论纳入宪法,不推动改变现状的统一和独立的公民投票,不废除国家统一纲领和国家统一委员会。

由此可见,陈水扁对大陆的“最后通牒”基本上是积极回应。
2004年,两岸关系冻结,陈水扁的就职演说暴露了他对大陆的不满。他采用了国际标准(美国、日本等)。)来制衡海峡两岸,强调“国防”和自卫。他说:“长期以来,台湾与美国、日本和许多国际友人都有着友谊的基础...面对海峡对岸日益增长的武力威胁,执政党和反对党的全体人民应该团结起来,增强国防意识,积极加强有效防御。

2004年,陈水扁总统在题为“为可持续发展的台湾奠定基础”的就职演说中说,台湾是一个完全自由和民主的社会,任何个人或政党都不能代替人民作出最后选择。如果海峡两岸能够真诚地共同创造一个和平发展和自由选择的环境,“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或台湾和中国之间今后将发展任何形式的关系,只要2300万台湾人民同意,我们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陈水扁和海峡对岸越来越远。在这次高调的就职演说中,他还非常直白地说,“如果对方不能实现2300万人民的简单美好愿望,继续以武力和政治孤立来威胁台湾,不合理地把台湾排除在国际社会之外,只会使台湾人民的心和海峡对岸越来越远。”

陈水扁就像民意的“代言人”。他严正指出:“中华民国存在于台湾,彭、和台湾存在于国际社会,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加以否认。这是台湾人民的集体意志所在...今后,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或台湾和中国之间将发展任何形式的关系。只要2300万台湾人民同意,我们不会排除这种可能性。”

不过,他最后提到希望促进两岸交流,表示希望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放宽和扩大两岸新闻、信息、教育、文化、经贸交流,促进两岸对话和沟通渠道。
第一位被关进监狱的台湾“总统”
[/s2/]才真旺姆-马英九回应大陆:搁置争议,坚持“1992共识”[S2/]
2008年,阿扁终于下台。除了深绿色的支持者之外,他八年的执政在许多台湾人眼中并没有取得多少成就,但在台湾和国际舆论眼中,他留下了贪婪的“总统”和麻烦制造者的名声。
如果才真旺姆马英九很受欢迎,他应该感谢“麻烦制造者”陈水扁。在当年的“520”讲话中,称,卞政府的“篝火外交”让全国人民唏嘘不已,台湾人民渴望缓和两岸关系,因此宣布两岸经济优先,政治争议搁置,呼应了提出的“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主张。

才真旺姆-马英九的政策重点是为经济而战,他的整个团队结构主要由金融人士组成,而为经济而战的关键就在于两岸关系。才真旺姆马英九表现出诚意和善意,这与中国政府在1992年共识的基础上迅速恢复谈判是一致的。
在2008年和2012年的两次就职演说中,才真旺姆-马英九从未忘记“1992年共识和第一张中国桌子”。他指出,两岸政策必须在“中华民国”的宪法框架下维持台湾海峡的现状,在“九二共识和第一个中国表”的基础上促进两岸的和平与发展;我们所说的中国当然是“中华民国”。根据宪法,“中华民国”的领土主权包括台湾和大陆。目前,政府的主权只延伸到台湾、澎湖、金氏和马来西亚。换句话说,过去20年台湾海峡两岸的宪法定位是一个“中华民国”和两个地区。

才真旺姆在讲话中强调“不统一、不独立、不搞军事”,并坚持“九二共识”。在任期间,Xi·马辉、两岸热线和台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在陈水扁和才真旺姆执政期间,两岸关系表现出不同方面的对立和缓和。由此可见,要保持两岸关系的持续互动,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政治基础。
19日晚,才真旺姆离开了“总统办公室”
从李、陈、马的就职演说中可以看出,三人对两岸关系的目标和追求也是不同的:李登辉追求国家统一;陈水扁要求承认现状;才真旺姆马英九坚持“九二共识,一中一桌”,同时自信地提出“台湾需要安全、繁荣和尊严”,并为两岸关系的发展设定了“只有台湾在国际上不被孤立,两岸关系才能向前发展”的前提。

现在轮到蔡英文发表他的就职演说了。虽然说蔡的就职演说词会有很好的修辞效果,但只有到了今天我们才能知道他的演说词的题目和内容。然而,从蔡英文的“维持现状”的两岸政策来看,大陆不能期望太多。
正如才真旺姆马英九在即将离任时所说,台湾海峡两岸的现状并非天降,如果维持现状,也不是可以维持的。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蔡英文今就职 历次520台湾领导人都讲了什么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61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