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6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新政府最近公布的两个重要的文化部和教育部的负责人的人事安排,“文化台独”将是林全未来内阁的主题,两岸身份将继续分裂已成定局。
这也使得蔡英文目前关于“维持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制度”和“1992年事实”的言论都成为掩盖真实企图的修饰词,使得蔡英文的520谈话更难赢得对方的信任。
郑丽君不久将出任文化部部长,潘文忠也将出任教育部部长。郑丽君是内阁中最年轻的部长,也是意识形态领域最独立的部长。近年来,民进党深入参与历史课程,郑丽君绝对是其中的领袖。就在人事公告的前几天,她和几位独立学者一起要求马来西亚政府立即取消微调课程。这当然不仅是对马来西亚政府的示威,也是代表新政府的信息。因此,可以断言,李征君主政体下的文化部显然将被深度指控“文化台独”。

潘文忠在教育改革小组的支持下,击败台湾大学副校长陈出任教育部长。任何熟悉马来西亚政府近年来调整文学和历史课程的人都知道,潘有他的作用。马任职八年期间,文史课程的调整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只完成了课程的修改,而新课程的真正实施进入了马的第二个学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潘文忠只是担任了课程的关键职位,即国家教育学院副院长。新课程通过后,新教材将由国家教育学院进行审查,这项工作由潘负责。

当时,潘文忠聘请了一批独立学者担任历史系的评议员,使新教科书几乎仍保持了平政府时期的内容。关于这件事,因为知道这个过程的人不多,所以外界对它了解不多。然而,像这样身居要职的技术官僚,带着他们的意识形态,在行政过程中忽上忽下,这是马来西亚政府在拨乱反正中一事无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这两个与文化意识形态有关的职位已被具有明显“文化台独”倾向的人填补,几乎可以断言,无论蔡英文今后在政治上或口头上作出多少妥协和修改,“文化台独”的政策方向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政策趋势不可避免地会进一步导致海峡两岸的认同破裂。当海峡两岸的身份完全被打破时,两岸之间就没有最重要的和平基础。即使当时口头上维持了所谓的1992年共识,还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吗?

自太阳花运动以来,北京也清楚地看到,近年来日益猖獗的台湾文化台独运动是对两岸和平发展的最大潜在威胁。最近,“吴彤”在大陆知识界的声音越来越高,因为要扭转海峡两岸的身份断裂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新政府的两个部和两个委员会的首脑是这种“文化台独”的倡导者时,北京难道不能保持高度警惕吗?

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蔡英文政府的文化教育政策将以“去中国化”为主轴。从这个角度来看,蔡英文520就职演说的华丽辞藻似乎并不重要。“没有承认,就不会有和平。”两岸关系岌岌可危!(作者是台湾大学政治学教授)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危险的文化“台独”路线:两岸关系危矣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63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