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39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社广州10月27日电第一次粤港澳大规模海上立体联合搜救演习27日在广东珠江口举行。三地的先进海船、救援船、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投入使用。
演习由广东海上搜救中心、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澳门海事局主办,广州海上搜救中心承办。广东省副省长、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主任刘志庚担任演习总指挥。
粤港澳20多个参演单位,包括海事、救援、军队、海警、公安、卫生和港航等,派出32艘舰艇、4架飞机和600多人参加演习。
演习模拟了一艘高速客船“珠江号”和一艘货船“李顺号”在珠江口水域的碰撞。高速客船“珠江”进水,4名乘客落水,船上120人急需转移和救助。碰撞后,出现了石油污染,随后发生了火灾,一名机组人员严重受伤。急需派飞机去医院治疗。

接到险情报告后,广州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广州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控制事故海域交通,协调广州市卫生、公安、消防、渔政、港口、环保等单位进行现场生命救援和消防清理,并要求省搜救中心协调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澳门海事局, 广东海事局、广东海警总队、交通部南海救援局和交通部南海第一救援飞行队派员参加

经过粤港澳三地一个半小时的立体救援,遇险人员全部被安全转移,落水人员被成功救出,重伤人员被及时送往医院救治,火灾被成功扑灭,油污得到有效控制和清除。
广州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庄泽平表示,珠江口涵盖广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城市群以及香港和澳门。它是中国南方的水运枢纽,也是中国最繁忙的水路通道,通航环境最为复杂。随着“一带一路”等世纪工程和港珠澳大桥的相继实施,珠江口水域活动大幅增加,应急搜救任务日益艰巨。

粤港澳海上搜救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港、澳、回归后,合作进一步加强,制度化、规范化。
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梁健伟表示,截至2015年9月,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已与港澳海上搜救部门合作开展了129起海上突发事件和海难搜救的信息通报工作。2014年,广东海上搜救中心组织了320次搜救,救助遇险人员2824人,成功率96.2%。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粤港澳首次大规模海上立体联合搜救演习在珠江口举行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72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