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3字,读完约4分钟

十月八日下午,旺角「占领中环」集会发生晕倒事件,当时医护人员正在进行紧急治疗

最近,香港和台湾都发生了政治事件。不言而喻,持续了两个多月的香港“占领”行动仍在燃烧,实在令人担忧;在台湾,刚刚结束的“九位一体”选举是国民党一次“意想不到”的历史性失败,它是不容乐观的,并打破了各地的眼镜。在此之前,“太阳花学习运动”预言了台湾新一代政治的崛起。因此,两地的政治变迁同时带来了同样的问题,即如何正视青年问题以及青年在政治“代际交替”中所扮演的角色。

用“世代交替”看香港青年问题

在台湾的“九位一体”选举中,国民党又一次真正展示了一个有着“百年老店”的政党是如何留在“旧世界”的。选举战略和宣传形象都不符合“新一代”所要求的多元化、创新和活力。毫无疑问,国民党的失败在于它与时代脱节,不能响应年轻一代的要求。因此,有人说国民党是“老”的,这个“老”不是候选人的年龄,而是概念。

用“世代交替”看香港青年问题

不是吗?连并不比柯年长,而是相当年轻,却没能结识年轻选民,更别说吸纳那些“第一选民”了。事实上,当我们说“老”的时候,我们不一定指身体上的老,而是指精神上的老。后者的晚年更可怕,因为它决定了在行为上,它只会因循守旧而毫无进展。说白了,这是“吃旧钱”和“没有根据”。

用“世代交替”看香港青年问题

香港“占领”运动的参与者大部分是青年学生,他们呼吁“普选”,当然是促使他们走上街头。还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就是他们对特区政府的不满,特区政府在处理政治危机时的粗鲁和莫莫,当然,桌上政客“吃力不讨好”的形象,也会在更大程度上引起民怨。

用“世代交替”看香港青年问题

因此,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特区的高官每次出来面对公众,他们的发言似乎并没有令街头运动降温,反而火上浇油,甚至在不经意间进一步强化挡箭牌。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街头“占领”行动如此之大,以至于一些已经回家的示威者再次走上街头。从这个角度来看,特区政府和“职业”青年陷入了“不投机、不空谈”的泥潭,暂时无法走出危机,也无法建立互信的基础。

用“世代交替”看香港青年问题

当特区政府尝试开出正确的药时,往往是“诊断失误”,等于自言自语。据说,年轻人走上街头是因为没有“向上流动”的机会,解决年轻人的住房和就业问题是“当务之急”。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很多从事“职业”经营的年轻人来自中产阶级家庭,他们的学历都在大专以上,而不是简单的所谓“浪费青春”;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听说,年轻人对政治的呼声不亚于其他政党。

用“世代交替”看香港青年问题

《明报》日前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47%受访青年最大的不满是政治,其次是民生和个人发展;46%的受访青年认为政府应该优先解决政治问题,这高于民生和个人发展的要求。同时,调查亦发现多达79%的受访青少年对特区政府的表现不满,74%认为政府未能回应他们的需要。由此可见,如果特区政府不能在政治上尽量回应青年人的诉求,是否能够合理而体面地解决目前所面对的政治危机呢?

用“世代交替”看香港青年问题

众所周知,《史记》记载:“廉颇老了,还能吃吗?”这个故事。如今,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如果社会停留在旧的思维和旧的框架中,这是非常危险的,但它并没有为年轻人树立一个愿景,创造一个空的房间,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智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廉颇”一定不好,也不一定意味着他不能勇敢善战。问题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用旧的方法很难处理新的问题。有人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是充满活力的“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它给青年人以真正的选择,特别是政治选择,这被认为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这也是大势所趋。

用“世代交替”看香港青年问题

随着“职业”进入“后职业”时代,代际交替的烙印越来越明显。如你所见,许多“成年人”,包括“中宗的三个儿子”和反对派议员,已经在幕后退休,甚至淡出舞台。现在,无论是“坚持”、“退出”、“行动升级”还是“深入社区”,显然都是由一批学生运动领袖和“占领”群众主导的,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可以说,他们正在走一条不同于“老年”社会活动家的道路。

用“世代交替”看香港青年问题

正如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副所长赵永佳所说:“不管年轻人是否已经成为‘反动’势力,我们也应该把注意力从狭隘的政治公民扩大到‘社会公民’,包括工作、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和卫生。”总之,全社会都应该以这种“职业”行动来思考未来的青年政策,让青年人能够充分融入社会主流,享受公民应有的各种权利。(香港时事评论专栏作家/黄天翼)

用“世代交替”看香港青年问题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用“世代交替”看香港青年问题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7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