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9字,读完约4分钟

台湾《中国时报》今天发表了一篇由台湾资深媒体人士撰写的文章《我认识蔡英文》。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了蔡英文的真实人格特征和思想,指出至今蔡英文仍只是以“维持现状”的模糊语义回应“九二共识”,担心“现状”一旦瓦解,大地会震动,山峦也会震动,希望蔡英文能为2,300万台湾人谋生,为台湾带来千古和平,而不是将他们困在万劫不复的地方。

台湾资深媒体人撰文劝蔡英文勿使台湾万劫不复

文章摘录如下:

最初,我对蔡英文一无所知,甚至对她的存在也一无所知。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已故的美国驻台湾协会前主席李礼来,因为我和李礼来曾经谈及李登辉,特别提到蔡英文。詹姆斯·李利对蔡英文的描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那个小女人是个坚定的‘台独’信徒”。那个小女人是一个非常坚定的蒂姆。起初,我有点怀疑,但经过多年的观察,我不得不佩服詹姆斯·李利的敏锐和远见。

台湾资深媒体人撰文劝蔡英文勿使台湾万劫不复

我和蔡英文没有任何私人关系,也从来没有和她交往过。我对她的理解仅限于我在专业面试中的观察。首先,她的平静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我几乎从未见过她有任何情绪波动。她不会生气或笑。我不知道她是天生的,还是后天抑制形成的习惯。总之,普通人不可能如此冷静。

台湾资深媒体人撰文劝蔡英文勿使台湾万劫不复

其次,我发现她似乎总是和别人保持距离。例如,我见过她很多次,在同一张桌子吃饭,但我从来没有和她私下交谈或打招呼,甚至打招呼。

如果我们在路上相遇,而她对我视而不见,我不会感到惊讶。她和我认识的其他民进党人非常不同。在陈水扁执政期间担任“美国副国务卿”的李颖元和蔡明贤,都是100%的“台独”信徒,但他们可以在不伤害精神的情况下与我进行有意义的对话甚至辩论;至于前“美国代表”吴钊燮,他几乎每个月都会和我共进晚餐,交换意见。即使在他离职后,他仍与我保持联系。我们的关系有点像朋友。我希望这一披露不会影响他在新当局的仕途或洪启昌的经历。

台湾资深媒体人撰文劝蔡英文勿使台湾万劫不复

也许蔡英文是出于安全考虑,故意对我保持距离。这是有原因的。许多年前,她在华盛顿的传统基金会发表了演讲。因为她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的金字招牌,甚至连大陆记者都被吸引来聆听和采访。她演讲后,我问了几个尖锐的问题,这可能会让她感到不舒服,并为我撑起了一把伞。

台湾资深媒体人撰文劝蔡英文勿使台湾万劫不复

她对别人的态度完全不同。例如经常在《中国时报》上发表文章的杨教授,对蔡赞不绝口,说她理性务实,在大陆事务委员会的主要职权范围内,实现了金门、厦门两港的“三通”,证明她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台独”基本路线。蔡曾经邀请杨成为民进党终身党员,他感受到了蔡的诚意,杨被感动了。然而,为了保持他作为一个没有党派或派系的超然学者的地位,他婉言谢绝了。

台湾资深媒体人撰文劝蔡英文勿使台湾万劫不复

杨当然希望蔡英文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但蔡英文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使两岸前途充满不确定性和变数。杨不仅失望而且担心,他以前对蔡的评价也有所动摇。蔡不是说“台独”是台湾年轻一代的天性吗?蔡的话不是指台湾的年轻一代,而是她自己的话。“台独”不仅是她的天性,也是她的基因。

台湾资深媒体人撰文劝蔡英文勿使台湾万劫不复

面对大陆的一再要求,蔡英文对“九二共识”的态度没有改变,相反,她希望大陆表现出更多的善意。我只能说,她对“台独”的信念坚如磐石,有一个普遍的看法:“我的心相信这是可行的,移山填海是困难的,总有成功的一天。”

台湾资深媒体人撰文劝蔡英文勿使台湾万劫不复

“台独”的试金石是能否说纯正的“台语”(闽南方言)。基础主义学派的“台独”分子,像已故的蔡同荣一样,从来不说北京话,但蔡英文的北京话却远胜于“台湾人”,这说明她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我对她还是有一线希望的。事实上,她去年六月来到华盛顿参加考试并发表公开演讲。当时我对她很乐观,以为她是“总统”,很希望她当选后成为“台湾的尼克松”。然而,她得到的只是模棱两可的“维持现状”,直到现在仍然如此。我担心现状会崩溃,地球会震动。

台湾资深媒体人撰文劝蔡英文勿使台湾万劫不复

我衷心希望蔡英文能为两千三百万台湾人创造生活,为全台湾人民缔造和平,不要把他们困在永远毁灭的土地上。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台湾资深媒体人撰文劝蔡英文勿使台湾万劫不复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7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