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5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网3月24日电台湾《王报》24日发表文章,讲述大陆学生眼中的台湾小财运。台湾非常重视人性化,公共场所也不忽视对少数特殊群体的关怀。人们经常说“谢谢”。根据这篇文章,肖振星肯定是对整个社会人性化的认可。

全文摘录如下:

当我第一次来到台湾时,我最大的感受是不时感受到的一点点幸福。车道入口很小,还会有信号灯提示行人通过。走几步,你会发现一个便利店,似乎包含了一切。路边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楼下的两只肥猫整天悠闲自在。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新鲜美丽。

大陆人看台湾:观察小确幸背后的人性化

萧振兴到底是什么?是我看到的吗?有些人用心理“流动”来解释:当我们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活在当下,忘记自己,我们会感受到最真实、最微妙的快乐。这样,我更愿意理解社会的人性化“糟蹋”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可以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

大陆人看台湾:观察小确幸背后的人性化

台湾的人性化程度可以从细微之处反映出来。当我第一次在新大学的图书馆里去世时,我惊讶地发现,除了浴室,所有的地板上都铺着地毯,学生们正常走路时几乎不出声。如果你需要和别人交流,你可以去讨论室。尽一切努力营造安静的空阅览室。

大陆人看台湾:观察小确幸背后的人性化

阅读区的长桌配有隐藏式台灯,不仅可以提供阅读所需的光线,还可以遮挡直射光源,以免刺痛眼睛。柔软舒适的真皮沙发让人坐下来不想起来。他们想沉浸在阅读的美好时光中。

在日常生活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台湾确实这样做了,我认为乱扔垃圾的人自然更愿意把它们分类。虽然这里的垃圾箱不多,但如果出现的话,会有两个以上的垃圾箱,而且至少会有两种类型:普通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在源头上稍加改善将减轻清洁人员的负担,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大陆人看台湾:观察小确幸背后的人性化

台湾不仅重视人性化,而且尽一切可能做到这一点。饮水机的热水按钮专门配有防烫安全卡口,按下此装置后才能按下热水开关。在宿舍楼里,你几乎每走几步就能看到紧急铃,它是用来在发生事故时呼救的。许多地方还配备了用于急救的“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

大陆人看台湾:观察小确幸背后的人性化

在公共场所,对特殊少数群体的照顾没有被忽视。大学校园、美术馆和其他公共场所都配备了无障碍通道和电梯,以及孕妇护理和收集室。我认为即使是身体和精神残疾的人也可以在这里享受许多社会权利。在校园里,我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坐在辅助车上去特殊的教室。

大陆人看台湾:观察小确幸背后的人性化

对我来说,这里的人性化也可以体现在“人”的“性”上。温柔地说,“谢谢”总是挂在嘴边。似乎大多数人都有好的性格。轻松可亲的人际交流环境会让人们每天都觉得珍妮弗和感觉良好。

与电视上政客争吵的刻板印象不同,更多的台湾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友好的态度。我认为人性化不仅体现在功能需求上,还包括这些精神方面的心理需求。

如果我们把社会视为一种产品,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它的消费者。在许多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将会提高产品的认可度。幸运的是,这也必须是对整个社会人性化的认可。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大陆人看台湾:观察小确幸背后的人性化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