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6字,读完约5分钟
[环球时报驻陈文选特约记者]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6日闭幕,期间大陆对台政策受到台湾各界的高度关注。一些当地媒体注意到,“1992年共识”提到两届会议从开幕到闭幕。据香港中国评级机构(Hong Kong China ratings and Evaluation Agency)称,大陆在台湾的工作不仅有所调整,而且似乎将根据形势在5月20日前主动采取一些让台湾“有所感觉”的行动。面对两会期间大陆方面发出的信号,台湾一些媒体呼吁蔡英文不要在两岸问题上继续拖延。

据台湾《中国时报》17日报道,全国人大16日上午闭幕后,李克强总理照常在海内外举行记者招待会。在回答中天电视记者的提问时,大陆如何看待两岸关系的未来前景?它会不会继续推出新措施来促进两岸经济合作,造福民生?李克强表示,大陆将继续出台有利于两岸经贸合作的措施。“当然,前提是保持两岸和平发展,基石是‘九二共识’。只要我们遵循这个政治基础,每个人都同意它属于一个中国,可以说任何问题都很容易谈论。”。

“‘92共识’,北京提到了从两会开幕到闭幕”。台湾“中央社”称,两会期间通过媒体公开提及“九二共识”的大陆党政官员至少有、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俞、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海协会会长陈德铭、外交部长王毅等。根据“中央社”的分析,北京视NPC和CPPCC为包括台湾在内的当地媒体的焦点。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大陆官员高密度播放“九二共识”,传达台湾政策原则不变的信息。这一声明的目的是宣传并等待回应。

民进党选出的“总统”蔡英文迟迟不承认“九二共识”。据台湾《联合报》17日报道,民进党立委刘世芳问台湾“国家安全总监”杨国强,是否可以用蔡英文5月20日就职演说中提出的“1992年两岸谈判的历史事实”来取代才真旺姆-马英九的“1992年共识”。CCP会有什么反应?对此,杨国强表示,目前,台湾对中共的反应不像以前那样平和,而是相当激烈。民进党立委邱志伟问,如果大陆不满意蔡英文的就职演说,会发生什么。杨国强表示,大陆方面肯定会做出回应,可能会采取关闭磋商机制、阻止大陆旅客赴台、在国际上施加外交压力等三项措施。“国家安全局”只能给一个警告,我不知道如何处理。那时谁掌权谁就有能力。“国家安全局”不是一个山和海的包,新的“政府”应该对此负责。

"当我不在你身边时,民进党必须调整它的时间观念."台湾《联合报》17日称,在宣布“大选”后,包括前主席SEF在内的洪起昌等人提出,两岸关系受挫的影响可能不会在5月20日,但两会已提前至3月,民进党的时间观念必须调整。三月之后,情况将会不同,不能等到5月20日。1月21日,蔡英文提出了“1992年史实/促进两岸关系”的新观点,承认“1992年两个协会达成了若干共识和谅解”。尽管北京方面认为蔡英文已经调整,但它认为还没有到位。经过一个多月相对温和的过程,三月份两会的开幕势不可挡,“坚持九二共识/坚决遏制台独”。洪启昌等人的忧虑已经成为现实。蔡英文必须在5月20日之前找到一个节点来解决这个问题。4月9日可能是一个参加全体会议的机会。如果我们能解开“九二共识”的结,我们可能不会对五月二十日的讲话施加太大压力。

台湾《中国时报》17日发表评论称,第三次政党轮替确定后,人民与共产党之间有两次重要的对话机会:一是从1月16日“大选”之日到大陆两会;第二,从大陆两会到5月20日蔡英文的就职典礼。在第一阶段,蔡英文未能把握与大陆的积极互动,从而失去了推动两岸继续和平发展的第一次机会。从两会期间大陆主要领导人与台湾有关的讲话来看,大陆似乎仍希望蔡英文能从现在起至5月20日抓住机遇,调整他对两岸关系的论述和态度,使之与两岸最终达成的共识保持同步。为了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蔡英文应该认真考虑并走出一条即使没有“九二共识”之名也能有“九二共识”的道路。

台湾最新一期的《国王周刊》称,蔡英文担心2300万台湾人会过着艰苦的生活,因此避免了“九二共识”。据报道,资深媒体人士赵少康在他的专栏中说,“九二共识”是蔡英文的一个大问题,他不接受“九二共识”并开罪北京;接受了,得罪绿色阵营,所以只能把问题“拖”出来。然而,当拖字诀总是被对方识破时,大陆渐渐对小英的暧昧失去了耐心。如果它继续回避,中国大陆未来肯定会采取更强硬的行动。台湾学者张亚中认为,到时候两岸关系会退回到寒冬。即使没有军事冲突,一旦大陆收紧经济,台湾肯定会遭受巨大损失。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两会后台舆论替蔡英文着急 劝早解“九二共识”结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77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