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9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一日电:澳门代表李培林:“刷”朋友圈分享不像

近70岁的全国人大代表李培林来京开会,每天要“刷”一小时左右的微信朋友圈。

“政府工作报告十大新词”、“澳大利亚代表:落实‘一国两制’和履行职责”、“谈香港和澳门:谁是香港的‘本土主义’?”“梅玮古镇在中国”,“学会用北京酱做肉丝”……他分享了各种内容。

“这是和朋友交流的好平台,也可以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澳门华文教育协会会长李培林11日在北京饭店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

在祖国澳门回归15周年前夕,在朋友的鼓励下,李培林开始频繁使用微信朋友圈。“起初,每天只发送三四篇文章,但后来逐渐增加,最多每天发送50多篇文章。内容涵盖时事政治、哲学美学、医疗保健、古典音乐、中国书画等

他有许多微信朋友,有海峡两岸的港澳朋友,也有海外朋友;同龄人和年轻人都有。李培林说,现在网络发达了,各种信息混杂在一起。“我希望所选的信息将与您分享,而不是为了评论或表扬,只是为了分享和传递积极的能量。”

澳门代表李沛霖:“刷”朋友圈为分享不为点赞

会见中,他的朋友们展示了澳门特别行政区NPC代表的更多动向。“澳大利亚代表希望加强本土一代的培养”,“澳大利亚人主张加强青少年生态教育”,“澳门应主动参与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五个代表共同主张支持第二个孩子”,“教育投资必须稳定”...

澳门代表李沛霖:“刷”朋友圈为分享不为点赞

李培林认为,作为澳门特区人大代表,他应该为澳门和国家的发展提出更多的建议。今年,他特别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青少年的生态教育。他建议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建立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培训基地,以培养更多的专业教师。

澳门代表李沛霖:“刷”朋友圈为分享不为点赞

“时代在发展,互联网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年轻人的传统文化教育值得重视。”李培林认为年轻人不喜欢说教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应该与时俱进。“如果分享的内容过于教条,即使没有被列入‘黑名单’,他们也会对你视而不见。”

澳门代表李沛霖:“刷”朋友圈为分享不为点赞

年轻朋友约占他微信朋友的30%至40%。“我把东西送给了一群朋友,但我也和每个人都更亲近了。”李培林说,年轻的朋友知道他的年龄,但他们也愿意接受他的分享。

现在有些朋友习惯了每天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寻宝”,然后转发出去。“我觉得这挺好的。至少一些好的时事分析文章被广泛宣传。”他说。

收集信息需要很多时间,李培林每天花一个多小时阅读微信朋友圈。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因为他在会议期间要考虑很多文件,时间很短。

“很多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朋友从来没有去过大陆,他们在这里的了解可能不全面。通过每天转发内地的主要新闻,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李培林说。

他认为澳门青年应该更多地去大陆,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年轻人必须有梦想,并将他们的梦想与国家利益联系起来。毕竟,没有国家就没有家。”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澳门代表李沛霖:“刷”朋友圈为分享不为点赞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7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