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9字,读完约2分钟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对台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继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与发展,增进同胞感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同胞命运共同体意识。这篇讲话深切关怀人民的思想和希望,引起了海峡两岸的强烈共鸣。

海峡两岸的同胞有着相同的根和相同的种,有着共同的命运。在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后,台湾被日本殖民了50年。1949年后,双方长期对峙,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然而,台湾同胞的中华民族意识和情感从未减弱,海峡两岸始终是命运共同体。

婚姻过去讲究“三件大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引领了当前的潮流。要实现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我们还应该准备好“三件大事”:有家(一个中国)、有事业(一个共同的经济定位)、有感情(两岸同胞同理心),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拥有一个家”是最基本的
中国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承认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如果否定“九二共识”,搞“一边一国”、“一中一台”,就不会有和平,也不会有发展,只会损害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有工作”是基础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注重脚踏实地的生活,所以共同的经济利益是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关键。1949年后,尽管两岸经济关系一度被迫断绝,但他们的血脉和“脐带”从未切断。1987年两岸冰封后,长期被压抑的经贸动能迅速生成,并逐渐汇聚成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的时代洪流。

目前,“十三五”计划已经启动,“一带一路”和“AIIB”战略得到积极推进,为两岸经济发展和互利合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更广阔的舞台。两岸同胞应携手共享发展机遇,真正成为两岸交流的主体并从中受益,不断巩固共同的价值和利益纽带。

“爱”会持续很长时间
这个家庭不仅应该牵手,还应该互相联系。因此,除了“三通”,海峡两岸也应该同理心,建立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不仅是两岸同胞的共同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同胞应加强文化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心心相印,尊重差异,增进了解,不断提升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有家、有业、有情 两岸命运共同体须备“三大件”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78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