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87字,读完约7分钟
目前,虚拟现实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和计算平台,此时,虚拟现实技术与旅游业的结合尤其有前景。在过去的一年里,许多企业都尝试过虚拟现实。无论是传统的旅游企业,连接技术的资源方,甚至是对市场持乐观态度的资本方,都希望依靠旅游+虚拟现实来分享。诚然,虚拟现实的确能为旅游业带来新的理念,但也有声音称,虚拟现实热是中国市场资本创造的出路。因此,虚拟现实对于旅游来说是一种超现实主义和零距离的新鲜体验,还是在风景名胜区里超越过度包装的皇帝新装?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业界已经尝试了vr
据报道,目前,虚拟现实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垂直领域。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杨延锋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目前,除了虚拟现实,还有ar和mr,统称为3r,在旅游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旅游前的目的地虚拟体验、虚拟现实娱乐项目、虚拟现实辅助的旅游目的地景观再现、虚拟现实修复的特殊路线和视角、虚拟现实数字博物馆以及虚拟现实酒店客房选择都是已经实际应用和发展的领域。”

事实上,虚拟现实技术一出现,就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去年年底,旅游网站Zanadu宣布推出中国首个旅游虚拟现实应用,该应用用于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旅游目的地。今年清明节之前,首都博物馆也推出了虚拟现实展示模式。游客可以戴上虚拟现实头盔,体验考古、发掘和整理的全过程。此外,澳大利亚旅游局和暴风科技集团正式宣布合作,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堪培拉、白色天堂海滩和悉尼港等澳大利亚景点。

在太田,鳄龙旅游网发布了景区+酒店体验的视频,这是太田行业首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拍摄的视频。以古北水乡为例,主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景区+酒店的旅游生态。该视频通过模拟第一视角,让观众享受身临其境的旅行体验。同时,大量无人机被用于航空摄影,让观众体验到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上帝视角”。此外,去哪儿。com还推出了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的vr体验厅,让用户在体验完景点后可以直接在体验厅下景点订单,节省了用户收集景点信息的时间和成本,同时帮助景点刺激用户尽快做出购买决定,从而完成了从体验到订单的营销闭环。8月31日,Qunar.com再次推出虚拟现实,并与互联网视频广播平台暴风城集团联合宣布,将与中国热门景点和目的地联合推出世界首个虚拟现实旅行团产品,为国内外游客提供网上虚拟现实体验,与团队一起观看虚拟现实,并与虚拟现实体验大厅互动。据Qunar.com内部人士透露,该产品目前正处于景区沟通、选择和虚拟现实制作阶段。

营销副总裁刘认为,2016年是vr大爆发的第一年,“vr+旅游”是一个不容错过的营销机会。Qunar.com将在手机客户端和pc网页上多方面展示vr技术,帮助景区实现包括vr图像、cg景区等多种形式的三维场景展示,努力颠覆传统图形静态推广或简单动画被动推广的互动模式。

经验效应是最有争议的
除了在旅游业测试水,虚拟现实热也吸引了资本的注意。然而,至于“虚拟现实+旅游”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资本部门意见不一。
据报道,目前,中国的一些旅游项目正面临着传统的问题,新的技术和经验可以真正提供新的想法。无论从游客的角度还是从环境和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如果虚拟现实旅游能够提供足够好的体验,它无疑将成为一种惠及各方的新型旅游方式。目前,消费者对“虚拟现实+旅游”的乐观看法主要源于景区人数多、道路长、突发事件不可预测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人们无法深入体验旅游。目前,首都圈对“虚拟现实+旅游”的犹豫大多是针对这一点。换句话说,消费者为体验付费。

关于虚拟现实与旅游的关系,业内普遍认为,虚拟现实肯定不会取代原有的旅游体验,虚拟现实创造的娱乐体验只会“保佑”旅游,但无论理想的体验能否真正实现,虚拟现实技术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北京赛利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赵宁曾表示,虚拟现实在售前或旅前展示中的作用是公认的,但虚拟现实本身的技术缺陷导致了该行业的成熟度较低。由于虚拟现实视频是一种全动态视频,视频处理的方式不同于以前制作电影和视频的方式,也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

此外,通信技术也是“虚拟现实+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Costa Cruises市场部经理张洋认为,虚拟现实视频需要下载到播放器上,很多电脑无法运行时长为3分钟的4k视频。此外,虚拟现实视频现在供不应求,而且几乎没有用于旅游巡航的虚拟现实视频。

旅游公司的创始人空空·杨顺响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虚拟现实是对旅游业的虚假需求。“旅游的目的是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沉浸在这个地方。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只解决了视觉问题,其余的都没有解决。一些虚拟现实视频很漂亮,但是现场体验很差。我希望大家从消费者的角度多想想如何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他们应该回去寻找事情的真相,也就是说,旅游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想要传达的意义是什么。”

跨境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对于目前流行的“虚拟现实+旅游”,国际旅游投资协会总干事王琦予以了肯定。他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真正发展旅游业的有效途径不是依靠产业本身,而是跨越国界,将其他产业成果融入旅游业,相互带动发展。”
王琦认为,当前消费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文化旅游投资成为继房地产之后的又一热点,但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目前,旅游投资只是近几年才出现,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见底。从投资到成效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目前,只有少数早期投资企业获得了部分回报。另外,目前投资旅游项目的各方大多不是业内企业,跟风现象也时有发生。缺乏经验和人才也增加了旅游投资的风险。从旅游本质的角度来看,许多投资者将投资重点放在主题公园和景区,将旅游视为标准化产品,这与人们不同的个性化精神体验是不一致的。

“旅游文化投资与其他投资有很大不同,不是简单的观念投入和产出。”王琦告诉笔者,“以景区为例,作为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其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积累的。由于资本的介入,旅游目的地和项目的发展速度加快,其知识产权价值无法与原有的生态内涵相抗衡,这也是投资与旅游产业基础之间的矛盾。”

王琦说,科技产品的介入可以给游客带来便利。消费者在辛苦工作一天后回到家中,穿上虚拟现实设备,登录到景区提供的虚拟现实数据系统,选择他们想看的视角和天气,就像在那里一样。到处“游览”名山大川;或者从360度的角度观看卢浮宫里精美的油画和雕塑,或者甚至试着从一个更“近”的角度而不是去现场来理解画中的每一条线和每一种颜色。“除了科技、体育、医学等。,所有对旅游业有贡献的奖励行业都比单纯投资文化旅游业风险小得多。”王琦说。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杨延锋告诉该杂志,虚拟现实有很多商业应用。盲目追逐风是有风险的,但是虚拟现实和旅游都通过体验创造商业价值。事实上,虚拟现实领域的投资前景与泡沫本身无关。好的公司、好的项目和旅游业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在转化成熟的应用方面仍有一定的前景。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旅游+VR 是风口还是泡沫?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80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