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3字,读完约4分钟

82岁的诺贝尔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丁肇中尚未退休。从早上8: 00到晚上8:00 12小时的工作量并没有让他感到累,因为浩瀚宇宙中未解之谜仍然吸引着他。“宇宙中的生命在哪里?如何找到它?他们有和人类一样的智慧吗?”找到答案的方法是由他领导的AMS(Alpha Magic Spectrum)实验——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60个研究机构和600多名科学家正夜以继日地寻找暗物质和宇宙射线的来源。

中国核心技术未掌握怎么办?丁肇中:我提一个例子

7月6日,在山东大学“与丁肇中一起寻找‘多彩的雨滴’”会议上,丁肇中向《科技日报》记者解释了“不退休”的原因。他强调,中国科学家在ams实验中解决了许多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问题。例如,山东大学的科林教授是ams热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在温度从-40℃到+60℃的周期性变化期间,即使在极端情况下,温度差在-90℃到+230℃之间,确保ams部件的正常运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核心技术未掌握怎么办?丁肇中:我提一个例子

要达到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坚持不懈地追求,努力工作

《科技日报》:长期保持对太空探索和科学研究的强烈好奇心并不容易。你是怎么做到的?

丁肇中:我还没有退休。我每天早上大约7点或8点到达实验室,晚上8点或9点离开。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兴趣。与地面不同,天空实验的最大特点是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查看这些数据,看看哪里有错误。

当我寻找新粒子的实验失败时,人们说我是个傻瓜,因为成功的可能性极低。但当我发现新粒子时,人们称我为天才——事实上,傻瓜和天才之间只有一步之遥。永远对自己有信心,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同时,对意外现象做好充分准备。总之,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不断追求,努力工作。

中国核心技术未掌握怎么办?丁肇中:我提一个例子

克服核心技术,向德国和日本学习

科技日报: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很多领域还处于“三跑”的后续阶段,很多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我们应该对这一差距采取什么态度?我该怎么办?

丁肇中:我不知道,但是你提到的政府政策非常重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领导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德国一无所有,他们的教育系统被摧毁,他们的研究系统被摧毁,但政府非常支持科学。40年后,日本科学和德国科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我只能举一个例子。[/s2/]

中国核心技术未掌握怎么办?丁肇中:我提一个例子

从事基础研究的战略科学家必须有说服他人的能力

《科技日报》:基础研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甚至二三十年、四五十年都会有成果;在过去的几天里,任,一位在中国备受尊敬的企业家,说最好不要用定量的评估方法来评估基础科学;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基础研究是不可理解的,所以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公众和政府的支持呢?

中国核心技术未掌握怎么办?丁肇中:我提一个例子

丁肇中:一百年前,基础研究是热学、光学和力学,现在它被用于飞机和火箭;20世纪30年代的原子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现在最简单的应用是网络和手机;在20世纪40年代,基础研究是原子能和核聚变,但现在它被用于能源和国防。你说的很对。基础研究,从发现现象到应用它们,需要时间,而且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实验失败是通向成功的最重要的过程,我们不应该在不害怕失败的情况下去做。

中国核心技术未掌握怎么办?丁肇中:我提一个例子

你还问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如何支持基础研究?我过去的大多数实验都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我要求政府成立一个审查委员会。唯一的要求是让一流科学家组成一个评审委员会,因为一流科学家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展望未来的趋势;二流和三流的科学家只会关注项目产生的结果,投入产出值不值得,所以很难看到更远的地方。当我开始ams实验的时候,有很多人反对,所以我希望政府成立一个评估委员会,美国科学院的成员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会组成一个委员会来评估它,这最终被我说服了。

中国核心技术未掌握怎么办?丁肇中:我提一个例子

科技日报:你如何向公众介绍你的项目?你最期待下一个发现是什么?

丁肇中:最昂贵但“无用”的项目(笑)。我非常期待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中国核心技术未掌握怎么办?丁肇中:我提一个例子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