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2字,读完约4分钟
据中国之声“新闻地平线”报道,网上购物产品的个人信息被盗,网上预约注册的隐私被泄露,智能手机用户的信息被出售...您可能听说过甚至遇到过这些网络信息泄露事件。在“互联网加”时代,在享受大数据和互联网服务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威胁。
春节前,国内知名民调公司“网络生态环境变化”的调查数据显示,在1万多名网民中,“个人信息泄露”是最大的担忧,98.1%的网民支持网络安全专项立法。
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对互联网信息安全和大数据共享有什么建议?如何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
在网上订票时,身份证、电话等个人信息被盗,差点落入骗子的圈套,这让人大代表余梅有些“害怕”。
余梅介绍:“出发那天,我收到了一条短信。他说因为天气原因航班取消了,然后我又去买了一个。在网上,他说钱可以退还,他还赔偿了我的损失。让我输入卡号,然后叫钱。在中间,我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那天天气很好,我打电话给订票处。他们说那绝对是个骗子。那个骗子有我的信息,我的号码,我的航班。”
个人信息不仅可以在网上订票和购物时“出售”,还可以在医院的网络系统中出售。全国人大代表何建忠说:“我们的女儿在医院生了孩子,还没有出院,所以一个经销商来找你卖奶粉。”谁负责?当我们立法时,我们规范它。这些信息是在哪里被他人窃取和使用的?应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当然,同样的责任应该在以后调查。这是为了加强我们公共场所的网络。信息保护法规。”
在“互联网加”时代,我们如何共享大数据并确保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副主任邵之庆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议案,要求制定“大数据法”,明确各数据主体的责任和义务,规范数据的收集、流通和使用。
邵之庆说,我们有很多资源,但是开放性和流动性都不够,有些数据不应该拿出来。有些数据不应该被拿出来,在市场上满天飞,个人隐私受到了极大的侵犯。要规范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和市场数据交易流通,规范大数据功能设施建设,加强数据采集和存储,加强数据安全服务。最后,要规范政府,完善政策措施,完善标准体系。
NPC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呼吁立法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雷军认为,信息立法迫在眉睫,非常重要。对于每一个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来说,最大的麻烦是互联网上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数据库丢失和账户泄漏,包括一些恶意的。如果我们能在信息方面立法,它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立法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实现大数据的合理共享。标准应该如何定义?全国人大代表、Inspur集团董事长孙丕恕指出,数据的开放应分为开放、易开放和去中介化后开放几类。做一个详细的操作,并制定一个具体的标准。我认为核心是从需求层面加强对开放性的要求,以及每个人对数据开放性的认识。第二,建立操作规范,第三,进行检查和监督。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朝兴表示,立法时机尚不成熟,但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他表示,由于大数据开发领域相对较新,涉及领域广泛,专业性很强,目前立法时间还比较不成熟。根据“先急后急、先成熟”的原则,建议国务院出台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法规,并在实践中进行修订和完善,待条件成熟后再升级为国家法律。
不可否认,“互联网+时代”离不开大数据的合理共享和适度开放。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在听取了江西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后表示:“互联网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巨大武器和工具。”
苗伟说,共享经济意味着过去的一些资源和闲置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充分利用。这将大大促进整个资源的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生产力的提高。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代表委员聚焦网络安全:信息立法迫在眉睫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