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9字,读完约2分钟
11月15日,据中国华侨联网报道,最近,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华侨研究所)召开了《华侨史概要》修订大纲和《中国华侨农场史》编制大纲研讨会。 会议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赵红英主持,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方雄普等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赵红英首先对《华侨史概要》的修订和《中国华侨农场史》展开的编纂事业进行了证明,方雄普介绍了《华侨史概要》编纂的经过。 然后,参加者讨论两本书的修订、制作。
关于《华侨史概要》,与会者充分总结了自1994年这本书出版以来当时的学术观点和成果,全面简洁地概括了华侨历史快速发展的脉络,受到华侨史学界的重视,在华侨事务学校、国内及海外大学教授华侨史
随着近20年来世界形势的一些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展,海外华侨状况也有了新的一些变化和迅速的发展,需要综合世情、国情、华侨状况的一些变化,修订和补充原书。 关于这本书的修订大纲,参加者分别对这本书的字数、体魄、部分章节的合并及可追加的复印件、制作年限、修订形式等提出了修订意见。 而且与会者承认修订时应该观察两点,一是掌握这一书面世界20年来华侨华人这个群体自身的变化,二是吸收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修改工作安排时,与会者一致认为充分考虑编者的特长,合理制定进度计划,参考成果,扩大思路。
关于《中国华侨农场史》,华侨农场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安置国家回国定居的回国者、难民而设立的。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设立了84个华侨农场,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江西、吉林等7个省区集中配置了约24万名回国者。 现在侨史学界没有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华侨农场历史的著作。 因为这本书的编纂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学术价值。
但这本书的写作面临两个难点,一方面全国有80多个华侨农场,组织协调工作不容易,另一方面其统计和分类有争议。 与会者认为,组织人员进行编辑工作时,必须观察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参考华侨农场管理部门的原始资料,充分动员地方华侨联盟收集现有资料。 关于该书的文件和结构,参加者从每个农场的创立时间、面积、人口、回国国、生产状况、学校等几个要素出发进行总结,认为可以反映华侨农场的整体情况。 可以选择要点写代表性典型的华侨农场,也可以全面简单介绍所有华侨农场的情况。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快讯】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召开侨史编纂研讨会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