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5字,读完约5分钟
作者:刘华平
人民银行除了重视银行是否实行首次客户往来的肯德基业务外,也不要求银行开始重新识别客户身份的工作,如银行是否关心客户在交易中的情况,例如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过期,工商新闻变更等
业务持续期间的顾客身份识别历来是人民银行的检查点。 因为根据规定,银行在客户业务持续期间,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双轨客户身份识别流程,特别是在客户符合需要重新识别身份的条件的情况下,人民银行会关注银行是否有按照“不定期”身份识别的反洗钱流程。

银行客户业务存续期间的“定期”身份识别比较简单,只需要依靠计算机系统进行注意,根据《金融机构洗钱、恐怖融资风险判断和客户分类管理指南》,金融机构对确定该客户风险等级的客户,应采取以下措施:
大体上,被列入洗钱风险等级最高的顾客,考核期限不得超过半年。 一级风险顾客的考核期不得超过一级顾客考核期的近两倍。 对于初次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无论风险等级高低,都必须在首次确定风险等级后的三年内至少复查一次。 银行将客户洗钱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从“定期”身份识别的角度看,高风险客户必须每半年定期重新识别身份,中风险客户每年一次,低风险客户每两年定期识别身份,

关于客户业务存续期间的“不定期”身份识别,这是过去人民银行对银行反洗钱工作不力的一般理由,不定期身份识别工作除了部分依赖计算机外,“人”才是不定期身份识别的主角,不熟悉相关工作的,从
人民银行在2007年2号文和年2号文中对银行业务存续期间的客户进行不定期身份识别有确定规定,总结认为,人民银行有以下几个要素要求银行必须开始不定期身份识别工作: (一)客户要求变更工商登记上的相关情况,如企业名称、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人代表或者其他相关人员的身份新闻。 (二)顾客发生交易异常,或者顾客的相关情况与以前掌握的矛盾、矛盾,也可能显示出顾客洗钱、恐怖融资活动的征兆。 (三)顾客姓名和企业名称等新闻与国家部委请求金融机构协助和关注的嫌疑人、洗钱、恐怖分子相同。 (四)以前获得的客户身份新闻有疑点,或者客户被司法机关调查,或者被媒体报道,风险情况有可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除了基于以上因素要求顾客开始不定期身份识别外,有时银行还必须考虑调整顾客风险水平。 1 .经营范围发生重大变化2 .主要客户或供应商变更,或主要交易对方受到制裁、洗钱调查,或出现与洗钱相关的负面信息3 .开设了关于可疑交易报告的4.NRA账户, 的风险水平得到了调整,或者该客户的注册、经营地被fatf、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列为洗钱风险较高的国家(地区)。

银行与业务存续期间的客户进行比较,要恢复身份识别工作,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交易回溯拆解最重要。 在客户业务存续期间,银行为了重新进行身份识别,不能根据开户时的kyc工作再次收集、更新或前后核对客户新闻。 更重要的是,追溯分析该客户过去的交易,只有银行找出该客户过去交易的规律,找出是否存在异常交易,重新定义客户的风险水平。 (二)重新身份识别可选渠道人民银行在2007年2号文章中建议银行例如要求顾客提供其他身份说明文件、现场访问经营场所、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官方部门重新确认顾客身份,即使是单一手段或多种组合拳措施

实际上,银行必须为kyc客户重新设定一些选项。 例如通过全国公司新闻公示系统、裁判文书网、商务部外商投资公司设立和变更新闻公示系统、各证券交易所官方新闻发布网站、企业章程、离岸企业周年申报表、客户所在地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客户声明等方法,可以达到重新身份识别的目的。

银发[]164号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全体受益者身份识别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人民银行鼓励银行寻找外部资源协助kyc业务,以弥补目前官方征信业务上的不足,但银行通过外部管道获得的客户新闻,还是要比较官方和法定新闻,

最后,人民银行2007年2号文章指出,在重新识别客户身份的过程中,如果客户拒绝提供较为有效的身份证件或无正当理由拒绝更新客户基本新闻,银行将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这一可疑行为,并告知,

这个角度和银发〔〕1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银行开户、转账、取现业务管理的通知》和今年最新的银发〔2019〕41号文《关于取消中国人民银行公司银行账户许可的通知》完全一样,是客户重新身份识别到银行的业务。

(本文作者是上海富拉凯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合规部中国注册会计师)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银行对往来中 顾客身份识别重点”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25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