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9字,读完约2分钟
“政府是土地唯一的垄断供应者,对市场化无话可说,所以坦率地说,已经30年了。 我们的房地产领域一只脚在跳。 ”。
博鳌房地产论坛特写8月11日博鳌之夜,在年博鳌房地产论坛“房地产精英博鳌论剑”第二场对话中,各对话嘉宾将凭借自己的“房地产故事”和见闻描摹“中国房地产市场化30年”。
对话由中房集团董事长、汇力投资基金管理有限企业董事长孟晓苏和知名经济学家松祚两位嘉宾的诱惑展开,松祚经常提出尖锐的问题。
言辞犀利的知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学部长陈淮坦言,市场化至今成绩巨大,但存在福利化过程失衡和城市分化等问题。
“市场化最大的不足是,土地和资金这两个房子最依赖的因素至今尚未市场化,政府是土地唯一的独家供给者,没有什么可谈的市场化,所以坦率地说,30年来,我们的房地产领域一蹶不振。 ”。
保利地产( 600048股吧)集团副总裁兼东南地区董事长余英与陈淮持相同看法。 他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化30年,最大的成就是开发商彻底改变了中国城市的面貌。 同时,房子商品化后,“就像高考一样,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房地产市场失败的是土地的非市场化”。

旭辉集团创始人、旭辉控股董事兼主席林中则表示,房地产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1988年以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同时从2008年开始成为支柱经济领域,但房地产调控不应依赖市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对比近两年领域面临供需平衡的新问题,林中认为应调整一点土地政策,应向有强烈诉求的地方提供土地。 “如果能一点点处理问题,我对中国未来30年的房地产市场非常有信心。”
交通银行( 601328股吧)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关系逆转,市场分化和供求关系的彻底变化,其实是市场化的非常典型的特征,在二级分化的现状下,市场本身并没有错,
朗诗集团董事长、朗诗绿地产有限企业董事局主席田明看起来属于“悲观派”,认为目前的房地产正处于最后的狂欢时期。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这几年里,房地产是各行各业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实际上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后半段,但最大的遗憾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高度依赖,这种依赖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承担着越来越大的风险。

“我们正在进行最后的狂欢。 我不知道这场狂欢还会持续几年,但我想很快就会崩溃。 我们必须警惕这个风险。 ”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博鳌特写”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37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