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3字,读完约1分钟
中新网8月3日电(记者吴)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所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叶面积指数自动观测网络,首次实现了典型生态环境下叶面积指数的全国范围和长期连续地面观测。

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表面积以上植物的单叶面积之和。在田间试验中,叶面积指数是反映植物种群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它也是全球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输入参数。上世纪末,科学家们开始使用遥感技术来生产全球和区域尺度的叶面积指数产品。然而,由于缺乏连续的大规模和长期的地面观测,叶面积指数产品真实性的验证已成为科学家们的一个长期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遥感卫星应用工程实验室开展了叶面积指数地面观测网络系统建设:在我国典型植被区的典型植被适宜试验区,如高寒草甸(海北)、典型草原(固原)、亚热带乔木和灌木(合肥)等,部署了15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叶面积指数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并通过这些典型植被区域的监测网络验证卫星产品的真实性,从而监测全国的植被。据报道,该项目于2018年底开工建设,15个站场的仪表布置已经完成。截至今年7月,已获得1200多万有效原始数据。

《人民日报》(2020年8月4日,第15版)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首个叶面积指数自动观测网络建成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51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