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99字,读完约10分钟
编者按:
2020年上半年,尽管受到COVID-19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经济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走出了先降后升、稳步复苏的曲线。其中,以网上消费、网上办公、网上教育和远程医疗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形式和新模式在对冲行业压力、推动经济服务和支持稳定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下半年,数字经济的“后劲”在哪里?近日,《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近50家企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并推出了一系列从现在开始的稿件,从行业实例着眼全局和未来,寻找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动能转换代码。

69岁的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最近经常出现在网络直播室。“你好,宝贝们!”,1951年的“前浪”更有一点净红的气质。
离开现场直播室后,刘永好又以新希望董事长的身份从货运主播那里回来了,他说“浪过后,奥利给了它”。这跟上潮流了吗?在刘永好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他说,这种流行病正在改变世界,农业正在转向一线,数字转型的加速变化也给进入第38个年头的新希望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COVID-19肺炎“黑天鹅”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像新希望集团一样,开始加快数字化布局,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7月1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网络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新形式新模式健康发展、活跃消费市场、促进就业扩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指出,在疫情期间,中国的数字经济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韧性。许多新形式和新模式所提供的高质量供应,以及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推广的成熟商业模式和消费习惯,正在适应并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新需求,带来新的机遇,并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基于平台的产业发展生态,创建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基于新技术的“无人经济”,将发挥政策的“指挥棒”和“助推器”作用,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拓展实体经济新动能。

两名农民正在他们的手机上操作新希望集团推出的应用软件(被调查者的照片)
看看授权:大平台帮助小企业“使用云”
李从军是四川的一个养猪大户。他的农场里有3000多头猪。养猪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过去,李从军每天都要照顾吃的、喝的、拉的猪,还得担心卖猪。现在,李从军通过新希望六合信息研究所开发的“聚宝猪”生猪交易平台,关注每天的生猪价格和市场走势,卖出更多的生猪和商品,节省了很多时间。

自2018年起,李从军将生猪信息发布到平台,并将旅游客源从三台县扩大到绵阳、成都等地。同期,生猪价格比当地价格高5%。优雅而热情,他自己养猪,也帮助其他农民卖猪。他说:“这是方便和容易使用的珍惜猪。我们农民容易操作。有了这个平台,赚钱就容易多了。”

像李从军一样,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正在通过大型平台的支持实现“在云上使用数据”。《意见》也鼓励和支持这一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联手的做法。
事实上,为了缓解COVID-19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国许多部门相继出台政策,推出一系列措施,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动力和发展机遇。
今年5月13日,国家发改委会同互联网平台、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和145家单位,在网上联合推出了“数字转型伙伴行动(2020)”,新希望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在疫情期间,新希望集团为60%的平台农户提供了数字农业新方法的学习服务,农户网上农业贷款增加了200%。北京市平谷区新建成的希望5s智能养猪场,充分展示了传统水产养殖与技术融合创新的成果:智能保温设备、根据环境自动调节温度、跟踪测温机器人、生猪健康实时监控;本发明能够及时有效地自动清理粪沟,降低人工成本...在各种智能设备的背后,是“一猪、一防控、一猪、一环境、一猪、一猪、一档”的“现代农业、精准农业”的先进理念。

自“数字转型伙伴行动(2020)”启动以来,许多互联网平台和行业领先企业结合自身在核心技术和应用服务方面的优势资源,推出了中小企业援助计划,通过平台凝聚力增强中小企业的数字转型能力。
航天科技打造了中国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并致力于打造“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的新业态;
阿里巴巴云产业互联网平台依托阿里巴巴云物联网平台,全面整合阿里生态在电子商务销售平台、供应链平台、金融平台和物流平台的能力,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产业互联网支撑平台;
百度开启区块链引擎,加速中小企业连锁创新;京东推出“新动力”计划,免费为所有中小企业提供40多个人工智能api接口,包括语音技术、文本识别、图像和视频理解;
腾讯推出“数字方舟”计划,为中小企业提供开放、通用的转型产品和服务,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个云起产业基地,支持本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根据CCID研究院《数字经济新业务形式和新模式发展研究报告》的分析,互联网平台将聚焦行业痛点,将技术突破、模式创新与行业实际需求有机结合,针对特定场景、特定行业、特定区域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互联网平台将不断涌现。报告预测,到2030年,数字平台及相关产业将为中国经济带来3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看看创新:数字供应链和“虚拟”工业园释放出可观的收益
时值七月,烈日炎炎,海风习习,东海之西安海湾大桥合拢工程顺利完成。鞍钢集团作为该项目的供应商,提供了耐海洋大气腐蚀的桥梁钢,这对今后耐海洋大气腐蚀桥梁钢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疫情的影响下,中国钢铁行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今年上半年,COVID-19的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中国钢铁工业要保持基本稳定的运行并不容易。”中国钢铁协会党组书记、常务会长贺指出,总体上,中国钢铁工业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

中国的钢铁行业能够经受住疫情的冲击,这与近年来大力实施的数字化改造工程密不可分。根据《寻找钢铁网》的介绍,鞍钢、首钢、中天、永钢等领先钢铁制造企业已经实现了“在云上使用数据”,并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解决了交易、物流、仓储和加工服务的“痛点”。

寻钢网络成立于2012年初,定位为提高钢铁行业效率的一个环节。这与“支持数字供应链建设,创建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建议不谋而合。
作为中国第一个面向整个钢铁产业链的电子商务平台,我们发现钢铁网通过数字供应链引领材料供应链、技术供应链、资金供应链和人才供应链,形成供应链协调和产业共鸣,跨越物理边界打造钢铁产业虚拟工业园和产业集群。
在浙江嘉兴,乌镇虚拟工业园还聚集了一批具有可观增长潜力的数字经济企业。通过“一站式服务,无界办公”的在线平台,园区实施了一系列服务措施,将虚拟和实体占用相结合,打破地域限制,灵活选择办公方式。到目前为止,园区内已有380家企业,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沃土。

CCID研究院认为,“虚拟与现实融合”将成为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特征,并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数字化、产业数据共享、创新服务集约化和产业资源集聚。
F5未来商店(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展望未来:“无人经济”从消费延伸到制造业
既没有手动收银机,也没有自助收银机设备,当你选择商品时,你可以直接通过大门...疫情期间,位于广州琶洲写字楼区的f5期货店经历了“单次爆炸现象”,其营业额在疫情爆发前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COVID-19的肺炎疫情催化了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的“无人经济”,出现了无人机物流、无人机作业、无人超市等新模式。目前,“无人经济”与多元化、科技化、时尚化的发展趋势产生共鸣,呈现出更多的无人服务场景,带动消费体验的多元化。

除了消费,“无人经济”还包括制造业,如无人工厂。无人工厂,也称为自动化工厂和全自动化工厂,是指在第一条生产线上配备机器人而不是工人的工厂,所有生产活动都由电子计算机控制。工业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在工业生产中做一些单调、频繁、重复的长期作业或在危险、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气等行业。

《意见》提出“充分发挥智能应用的作用,促进生产、流通和服务降本增效”,支持智能工厂建设、自动驾驶、自动装卸和堆存、无人配送、发展智能农业等。,并指出“无人经济”从消费领域向制造领域延伸的方向。
数据显示,当前的“无人经济”增长迅速,发展良好。根据企业调查,2019年,中国共有12000家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企业新注册,同比增长11.6%。自2020年1月以来,中国新注册了6802家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企业。
在上海,滴滴推出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自今年6月27日起向公众开放。用户可以通过滴滴应用选择开放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免费体验自动驾驶服务。
在武汉,JD.com无人送餐车也首次被派往防疫前线,承担了武汉市第九医院及附近社区70%的订单送餐工作。快递员只需将货物放入箱内,京东无人送货车就可以根据货物的送货地点自动规划最佳路线并依次送货;用户可以通过输入验证码、扫描二维码和人脸识别来提货。所有任务完成后,无人运载车可以自动返回出发运载站。

在贵州,一个大工厂没有生产线工人,只有机械手臂和机器人有条不紊、有效率地忙碌着……这就像一部科幻电影中的画面,静静地上演在天一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工厂”
此外,目前,阿里巴巴、百度、苏宁、富士康、大江等科技巨头也在近几年启动了自动驾驶、无人配送和自动机器人的研发和部署。一些专家预测,从快递、外卖和生鲜配送三个领域的需求来看,无人配送市场预计将达到1000亿元。

滴滴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借助国家对新业务模式的支持,将加大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投入,积极探索共享旅游产品的智能升级和业务模式创新,为激活消费市场、带动就业扩大的平台经济做出贡献。
CCID指出,随着疫情的爆发,人们的“自我隔离”已成为“无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许多新模式和新格式已经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从区域布局来看,“无人经济”将从一线、二线逐步扩展到三线、四线,将被更多用户接受,成为未来数字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新平台造就新生态 释放产业数字化转型增长潜力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5498.html







